(七)



她可不想刚刚回到咸阳,就听到齐鲁之地这群接受了儒学思想格外固执喜欢唱反调的人抨击她。



倒不是说儒学思想不好,是暂时还不合时宜。



……



……



泰山封禅之后发生的事情,就好似长了翅膀一般传遍了大秦帝国的各个角落。



秦国民众,自是欢喜雀跃,而六国旧民群臣心思各异。



天降神迹,由不得他们不忐忑。



而精通天下的方士,夜观星象,发现笼罩在紫薇帝星上的一层朦胧胧的灰色雾气不知何时被拂去,紫薇帝星光芒越发逼人,大秦帝国未来形势一片光明坦途。



最起码,始皇帝在位,那颗紫薇帝星就不会黯淡。



潜藏在大秦帝国四面八方带着不臣和反叛之心的六国贵族不得已按耐下所有的想法。



本想着以秦王暴政为由,打开大秦帝国的缺口,可谁能想到一场泰山封禅竟然让始皇帝的声誉峰回路转呢。



气也,气也……



……



……



休整数日后,笙歌命人前往鲁城北泗水之上寻孔子墓。



孔子的七十二弟子,以及他的学术理论,已经根深蒂固的影响了整个天下绝大多数的读书人。



虽说春秋孔子游学,他的学术思想在治国理政上不得重用,但天下的读书人缺深以为然。



所以,那些表面工程,她来做又何妨呢。



后世帝王能做的事情,她为何不能做。



再说了,与其谦卑的讨好那些名不副实夸夸其谈的儒生博士,倒不如以帝王之尊去祭拜孔子。



无论孔子的学说理论再不符合如今的实际,但丝毫不妨碍他被后世尊称为孔圣人。



更不要说,孔子的理论当中的确有很多眼光超前的过人之处。



祭拜,她心服口服。



只是,貌似这一行有些波折啊。



这不,始皇帝深深信任,但最后矫诏害死来扶苏的李斯就跳出来了。



就连宦官赵高都开始给她垂耳边风了。



“皇上三思啊,孔孟思想的确传遍了齐鲁大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齐鲁文化,但天下初定,您该统一天下思想,既已实行法家思想,又何需改弦更张呢?”



李斯试图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笙歌看向这个已经白发苍苍的老人,神情复杂。



若不提最后矫诏之事,李斯一生对秦始皇顶级大秦帝国可谓是尽心尽责,殚精竭虑。



自除嫪毐一事,李斯便从始皇帝身后对谋士一点点走在台前。



不论是在兼并六国的战争之中,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上《谏逐客书》劝阻驱逐六国客卿。



还是秦统一天下后,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参与制定法律,统一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快穿:直播进行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若你安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若你安离并收藏快穿:直播进行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