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地质队'要做的,只是做一个未雨绸缪的观察者。



该斩的斩,该砍的砍。



该炸的炸。



而两岸三地包括南海的地师们也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收获。



无人机的普及让昔日撵龙赶山变成了历史。



车子开上山寻个地方停下,无人机放出去,视频回传输入电脑,利用自己研发或者买来的软件定地龙砂水。看青龙白虎,照后靠前堂。



以前月大半年风餐露宿苦成狗样才能撵得到一处风水宝地,点出一个奇灵大穴苦不堪言的过往也变得如此的简单。



科学的尽头是神学,但在没达到那尽头的时候,科学却是成为了神学最大的拦路虎。



跟其他所有人不一样,金锋依旧是沿用最原始最古老的撵龙赶山。



科技是个好东西。但并不是万能。



从关子岭下来,折回北港,看了妈祖的天后宫。第二天看过在这里的眷村,中午吃了本地最好的郭家粿仔汤鸡肉饭接着上路。



依旧骑着脚踏摩托车顺着铁路沿线一路往东,目的地是奋起湖。



在经过旧时候猫鼻地方的时候,金锋见到了郑芝龙郑成功父子原来的陵墓所在地,也就是衣冠冢。



原本郑家父子死了之后最先就是埋葬在这里。



在宝岛省有这么一个叫法,称郑家为明郑王朝。



明郑王朝饱含的含义有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玄烨在收服宝岛省之后,将郑成功的老爹郑芝龙以及郑成功父子尸骨从台楠近郊洲仔尾迁回内地祖籍安埋,并为他们亲自题字。



"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作为国姓爷来说,所做所为上能对得起大明皇室,下能对得起黎民百姓。



雄踞宝岛孤悬海外依旧不忘初心,终其一生都没有面北称王。做到了人臣的极致。



至于他的老爹郑芝龙扶植了隆武帝上来想要挟天子令诸侯。结果满清一来,立马乖乖的投降蓄辫。



不但如此,他还写信给自己的儿子叫他投降好封王。



郑芝龙作为当时的悍匪朝三暮四自不用说,郑成功能抗住来自古时候父为子纲的滔天压力拒绝投降,这一点,令人敬佩。



就算在郑成功以后,郑经和郑克塽上位,他们郑家虽然将整个宝岛经营得铁桶一般,但始终也没迈出去那实质性的一步。



这一点,更值得敬佩。



原先的衣冠冢附近还埋着几个朱明王朝的亲王,现在已是没了踪影。



曾经的鲁王的衣冠冢现在也仅仅只留下一个小小的纪念牌。



说到郑成功,南明王朝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



自天子守边关君王死社稷的大明王朝自崇祯吊死在那棵不知去向的歪脖子树上之后,南明王朝却是依旧占据了花花神州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



但是,因为内耗太过严重而被打得节节败退,死的死。亡的亡。聪明一点的逃亡海外,蠢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捡漏金锋免费阅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金元宝本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金元宝本尊并收藏捡漏金锋免费阅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