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职,当场命内史令李德林起草诏书。



这时。高颎对郑译开玩笑说:"笔干了。"



郑译笑道:"我出为刺史,拄着拐杖回来,没得到一个钱,用什么给你润笔?



这就是润笔费的由来。



每个朝代每个时期都会出现非常出名的一些俊杰大家,深受世人敬仰,有钱的富豪商人就会登门一求墨宝。



求字求画的都是些有钱人,一幅字一幅画,就会给人名家大师奉上金银若干。



久而久之,润笔费也就成了习俗,这在当时可是非常风雅的事情,也不是铜臭的交易。



其实,就是个买卖。



最出名郑板桥,他算是一绝了。



他将字幅的大小与价格联系起来,并称"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



这等坦荡的风骨,怪不得画出来的竹子会如此高雅高洁。畅达遒劲。



往上推,还有一个也是很牛逼的大咖。也是世人耳熟能详的一位人物。



唐寅唐伯虎。



唐伯虎可算是在神州甚至在全世界有神州血脉的地方里相当出名的一个了。



因为有喜剧大师周星星的《唐伯虎点秋香》让唐伯虎的名气天下尽知。



传说唐伯虎早年落魄,以卖画为生,久而久之有了点名气。



有一天有个土老肥财主登门买画。砸了一大笔银子出来,叫唐伯虎给弄个定制的画出来。



那就是要求唐伯虎在一张画纸上画上一百头骆驼。



唐伯虎愉快的接下了这个定制单子。



很快就画好了。



土财主奇怪啊,他这么快就画好了啊?



不科学撒!



这可是一百头的骆驼啊,不可能这么就画好了。



接过画一看,土财主顿时气得一口老血吐出来。



画纸上就画了一座山,山的右边有半个骆驼脑袋,山的左边是一个骆驼屁股。



旁边有诗特意注明。



"百头骆驼绕山走,九十八头在山后。尾驼露尾不见头,头驼露头出山沟。



这也算是个笑话吧,不过这幅画如果能传到今天的话,那可就是太值钱了。



在民国的时候,像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吴昌硕一些大师级的人物都是有明码标价的润笔费的。



那时候的润笔费也叫作润格。



像白石老人这样的巨匠,在做木匠的时候靠的是手艺吃饭,所以他卖画卖印从不耻于要钱。



最早的润格是清末诗人樊樊山给他定的篆刻润例。



"常用名印,每字三金。石广以汉尺为度,石大照加。石小二分,字若黍粒,每字十金。"



再往后是吴昌硕大师为他定的画作润格。



"四尺12元,五尺18元,六尺24元,八尺30元,册页摺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捡漏金锋免费阅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金元宝本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金元宝本尊并收藏捡漏金锋免费阅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