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锋一看这两把剑,便自没了兴趣。



这并不是金锋预想中的宝剑,而是,两把倭刀。



随手拿起一把长刀,刀鞘赫然是鲨鱼皮的,纹饰有些明朝时候的风格,刀却是正宗的倭刀,这样的搭配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轻轻抽开长刀。一道寒光映着室内的强烈灯光,两厢宜章的闪现。



这是一把典型的倭刀长刀,也叫太刀,距今已有四百多年。



刀柄是圈状纹,长得有一尺,方便双手握刀。



刀柄上刀身略弯,跟着笔直网上,到了刀尖处又有了些幅度。到最后的单刃刀尖。



倭刀传自大唐陌刀,那时候整个东瀛都是以大唐天朝为上尊,遣唐使来了一波又一波,把能带走的全带了回去。



不能带走的。也全带了回去。



唐刀的锻造技术被东瀛鬼子原封原样学了去以后,加上因地制宜的改良,形成后来的倭刀。



最后,唐刀的技术被东瀛人学了去,而大唐崩溃,进入五代十国,那些年群雄并起,无数人马在这片土地上杀得人头滚滚,尸山血海。



无数国家亡国灭种,无数珍贵史料典籍付之一旦,无数工艺就此失传,永成绝响。



到最后,东瀛人把唐刀的技术发扬光大,造出来的倭刀成为了世界三大名刀之一。



而正统的唐刀,却早已消失在烟波浩渺的历史长河当中。



明朝时候,倭寇入侵,肆虐沿海,当时的名将戚继光也有感慨说。



"长兵不捷,短兵不接,身多两断。"



说的就是这种太刀。



不过金锋对倭刀真不感兴趣。看了看倭刀刀柄上刻着几个倭文,微微惊讶之后,又拿起了另外一把短刀。



短刀也是倭刀,叫做肋差,比起太刀要短得多。



电影电视里经常看见东瀛浪人手里拿一把太刀,腰间别一把短刀,短的就是肋差。



这把肋差没有了刀鞘,但在刀柄处却是能看到两个嵌文。



徽王!



徽王不用说就是汪直,当年横行南海的大海盗,前期是海商,走私违禁品,赚得盆满钵满。



在这段时间他跟东瀛国的关系不错,东瀛国大名松浦隆信相当于一方诸侯王,给了他一块地做了基地,后来他也长期居住在此。



那时候的东瀛国还处于战国时代,六十个所谓的'国家'整天在那破岛上杀得不悦乐乎。



真不是小看东瀛国,那边被记录进史册大书特书的战国时代,大大小小的辉煌战争其真实情况充其量相当于神州古时候两个村子争水源的械斗。



就算是这样的比喻,也是抬高了他们。



在东瀛国战国时代,一个将军回来禀报他的王:"尊上。我丢了城池。"



王大手一挥:"给你二十个人。把城夺回来。"



于是,那将军就带着二十个生力军,半天时间就把丢失的城夺了回来。



守城的也就二十来个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捡漏金锋免费阅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金元宝本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金元宝本尊并收藏捡漏金锋免费阅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