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颈上。



失去了锋刃的斩马剑无法斩断连缀的铁甲片,却也把护颈甲片打得凹陷,乐就脑袋一歪,显然是颈椎被彻底打断,头颅往另一侧错位了数寸之远,只剩下皮肉连在一起。



“喝啊!”高顺抽回斩马剑,趁着乐就歪倒在地,把全身的分量压在剑柄上往下猛然捅刺补刀,把乐就捅钉在城墙上,扎进夯土半尺深。



汉军一拥而上,把乐就残兵杀散,不降者死,许多残兵意志崩溃或就地投降或慌不择路跳城逃命摔死,棘阳城内的喊杀终于渐渐平息了下来。



战斗结束之后,高顺连忙抹了抹溅了一脸的血,表面上没什么激动,实则内心暗爽:至少一个亭侯到手了!



……



棘阳攻破之后,李素当然也是县论功行赏,封侯的事情暂且不说,那要刘备最终定夺,不过钱财和赏赐肯定是可以先给的。



当下大飨士卒,广发金帛,让部队整顿三天,随后继续往宛城推进。



与此同时,李素对于继续进兵的目标,也做出了调整,让一部分部队做好“如果宛城急切难下,就摆出打算分兵一部分绕过宛城,往后方渗透试图截断宛城与许县之间袁术占领区”的意图。



换言之,就是假装要切断袁术离开雒阳离开河南尹的退路。



这样一方面是有可能逼着宛城的敌军没法全心全意据城死守,另一方面也是给其他地区的袁术军、尤其是西边的袁术军东进补漏堵口的借口,配合庞统的卧底献计。



可巧,棘阳城破时四月初三,李素摆出分兵北进姿态是四月初四,刚好也过了袁术不许治下武将放弃领地的禁令期限。



另一边,庞统也已经回到张勋、荀正那儿,商量过了,次日起张勋就带着武关的大部分守军顺着丹水往东往下游机动到丹水、南乡等地。同时让荀正带着武关道山区商洛县的部队撤到武关。(注:前一个丹水是河名,后一个丹水是县名)



最后,目前还守在峣关的桥蕤,也会带着嫡系主力先退到商洛,再退到武关。当然为了防止峣关丢得太早以至于大部队后撤时被刘备衔尾追击,峣关那儿肯定还是要留几千炮灰断后的。



桥蕤会跟那些炮灰许诺:至少死守七八天的,等主力撤出这五六百里长的武关道,然后就允许你们投降刘备保命。



桥蕤也知道,如果不允许部队投降的话,那说不定反而他一走这些部将就会军心崩溃投降。还不如重赏恳求他们看在老上司的面子上,守个七八天的。



四月初七,张勋抵达了南乡县,荀正也从商洛退到武关。随后张勋就从南乡向东、离开了折向南方的丹水,经穰城以北,往宛城靠拢。荀正则开始从武关往南乡移动。



这时,他已经收到消息,说李素军已经在宛城以南展开了攻城阵势,准备攻打了。而且皇帝袁术,似乎也已经离开雒阳,往东南边转移了,



四月初九,连荀正的大部分兵力,都一改之前调令上要求的撤军节奏,加快了进度,离开南乡东进。



如此一来,武关方向的防卫空前薄弱起来,没有任何史书留名的将领镇守,兵力也只剩几千人,沿途也缺乏防守,很多部队都往东收缩跑了。



当然当时他们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因为桥蕤已经撤过商洛,在商洛取了一批最后剩下的丹水船只,一部分步行爬山一部分坐船顺流而下,几天就就能撤到武关。只要桥蕤本人赶回来了,武关当然不会出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浙东匹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浙东匹夫并收藏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