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想说“愿闻其详”,但愿闻其详就显得太过于淡定了,反而容易漏出破绽——曹操的地位比他高那么多,跟他说点事儿,哪怕是出于尊敬的捧哏,李素也该表现得积极一些对吧?



双方尊卑有别,可不是谈判专家与歹徒的平等闲聊。



曹操便爽朗教训道:“我说的是太常卿刘焉。刘君朗可是跟陛下提过一次了,说天下贼情蔓延至此,让各地被动守御根本守不过来,而应该‘废史改牧’,设立州牧之职,给地方更大的主动调兵之权。只是陛下一直忌惮地方失控,迟迟不肯准奏——嗨,这些天下大事,跟尔等小辈说了也不懂。”



李素谦卑道:“那还真是荣幸,真没想到卑职一时义愤而成的热血浅见,竟然也能跟朝廷重臣暗合。此生若是有幸,真想向太常卿请教其中道理。”



曹操大笑:“这有何难?回去我给你一道文刺,过几日你自去太常卿府上拜见即可,刘君朗肯不肯折节下交,便不关我事了。”



李素愕然。



所谓文刺,就是这个时代的“介绍信”,引荐人脉用的。就好比“名刺”是本人自己作的名片,而“文刺”是别人给你开的。



曹操什么时候对我这么好了?不至于吧。



大家虽然因为在何进府上讨论军机、观点相合,所以一起喝了顿酒乘了次车。



但这种交情,还远远不配让曹操开一封向太常卿刘焉介绍李素的介绍信。



这年头开介绍信那可是大人情,很多有钱人想求官,却找不到门路花钱,缺的就是一个介绍信人脉。



不过,李素短暂地震惊了几秒曹操的慷慨后,终于回过神来:卧槽!曹操这哪里是送人情给他李素!他明明是想送人情给刘焉!



棋子想找到棋手,固然会让棋子欠介绍人一个人情。



但对于棋手而言,如果找到一颗刚好合用的关键棋子,也一样会欠介绍人一个人情。



所以,曹操重视的并非让李素欠他人情,而是想让刘焉欠他人情!



此时此刻,刘焉和刘备(李素),是相互需求相互利用的关系。



刘备需要刘焉帮他宣传事迹扬孝廉忠义之名,



刘焉也需要通过渲染刘备的事迹,来佐证“朝廷不允许越境击贼造就了多少人伦悲剧”,从而为他“废史立牧”的劝谏计划添砖加瓦、增加论据。



想明白这一切,李素的心瞬间就冷静了下来。



不过,表面上他还是假装什么都没想通,一脸的欢天喜地感恩戴德,就在车上对曹操作揖行礼:“曹公慷慨,令人感佩!素若能求教于太常,皆曹公举荐之义也。”



“诶,区区一道文刺,又花不了多少时间,何必见外,说不定,以后大家还要同朝为官呢。”



曹操微笑捻须虚扶,心中得意:诶,到底是少年人没见过世面,这就感动成这样。某这道文刺,两头卖人情,让这小子和刘君朗都感谢于我,真是妙哉。



曹操这就在心里,给李素这人打下了“有些小聪明,精于计算账目,但看问题不全面不成熟”的印象。



四十里路很快走完,傍晚时分,马车从孟津渡重回雒阳城。



李素跟着到了曹府,略等片刻,取了曹操临时写就的介绍信。又被曹府留着吃了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浙东匹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浙东匹夫并收藏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