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征朝鲜之议



徐有贞听了,立即说道“陛下此言差矣,君臣父子,三纲五常,乃是天之经,地之纬也。今日容朝鲜如此,岂不是纵容天下作乱犯上之人。”



“且太祖所谓之不征之国,乃是无事不征,而今岂可唯无事?”



朱祁镇又说道“如果朝鲜以太宗皇帝旧事诘问,当如何?”



这是朱祁镇的另外一个顾虑。



因为朝鲜发生的事情,太像当初靖难之役了,同样是叔叔夺了侄子的皇位。



靖难之事还没有过去多少年,虽然当事人都不在了,连北京城外西山老僧,也早已圆寂了。但依旧是一个相当敏感的话题。



徐有贞说道“陛下,此一时彼一时也,一错不可再错。”



徐有贞说出这句话,是冒了很大风险的。



这是文官集团的看法,靖难就是一场错误的战争。但是在武将那边却不这样想,无他不知道多少武将是因为靖难之战上来的,也是成国公英国公以及以他们为首的老将纷纷凋零,否则就凭借徐有贞这一句话,他就吃不了兜着走。



但是徐有贞就是赌朱祁镇对建文帝的宽容。



毕竟当初朱祁镇处理广西老僧的时候,他还在京师。



而徐有贞也赌对了。



对朱祁镇来说,纠结于陈年旧事,毫无意义。而且维护儒家价值观,更能维护朱祁镇的权力。



而所谓的正统性,从太宗到他,已经传承三代了。



当年的事情早就不会对朱祁镇的正统性有任何威胁了。



朱祁镇这样询问徐有贞,并非对征朝鲜之事有什么意见,而是这些问题,即便朱祁镇今日不问,将来也是要有人问的。



毕竟是发动一场战争,朱祁镇不可能抛开大明朝廷打的。



自然会遇见种种问题。



徐有贞见朱祁镇眼睛之中有一丝期许,心中一动说道“臣久在海西,海西情况最缺少的就是人丁,虽然是苦寒之地,但是每年也是可以种上一季稻米的,陛下以海西为根基之策,西击瓦刺之计,实在是上策。”



“只是按海西而今的样子,非十年生聚不可。但是如果拿下朝鲜,迁朝鲜百姓于海西,不过数年之间,海西就可以俨然大镇,为朝廷出兵提供粮草了。”



朱祁镇说道“此言当真。”



徐有贞说道“臣敢立军令状,以臣之见,朝鲜两班贵族,根深蒂固,不可动摇,陛下得朝鲜而欲不陷安南之祸,必迁离朝鲜贵胄,朝鲜几百家贵胄,加以佃户,家眷百万之



众有之,以此填海西,不出数年,海西不弱于辽东。”



朱祁镇心中激动,与徐有贞谈,徐有贞事事都想在自己的前面。



如果真能如徐有贞所言,数年之内,海西成为另外一个辽东,那么越过长白山,进攻肇州的战略,就可以提前进行了。



而且朝鲜毕竟是海东大国,一国之财产,没有个几千万两,朱祁镇也不相信,如果能洗劫了朝鲜,那么对瓦刺的战争经费也有了。



再加上郕王一直在京中,而今也成亲了,言官已经多次上奏,要郕王就藩了。



之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明天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名剑山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名剑山庄并收藏明天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