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朱祁镇的京营



而今大明京营是什么样子的?



太宗皇帝所建立的三大营,成为了历史了。



演变成为由五军都督直接负责的五军。



五军即前后左右中军。只是太宗皇帝喜欢将精锐选出来,就好像五军营,就是五军之中精锐骑兵所组成的。



那么五军这五军就代表着五军都督府。



五军都督府,是从太祖年间的大都督府划分开来的,他们下面并不直辖军队,而是更多是一种军区划分。



将大明所有卫所划出五大片,由五军都督府管理。



当然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南京附近的卫所由南京五军都督府管理。



而今朱祁镇将这五军都督的责任具体化了,每一军有五万人上下。其中步骑火铳火炮齐全。



也是每一个军就有单独出征的能力,这也是朱祁镇所希望的。



一旦什么地方有战事,朝廷派京营一个军,然后再让地方卫所配合之下,足以克敌制胜。



但是在朱祁镇在这里,他不喜欢那种数千或者数万精锐带着一批民夫的军队组织方式。



在组建军队之上,石亨就提出过他的建军思想,那就是从军中挑选勇士,号称选锋,加以饷银,重伙食。



朱祁镇也明白,石亨这个想法,也是有现实依据的。



因为很时候大战,真正拼死命出死力,都是军队核心一小部分,大战的时候关键环节,一场数百人,或者数千人战斗成败,直接引起链锁反应。



很多时候,大军都不是被打败的,而是当他们觉得自己失败的时候,他们就是失败了。



所以两军交锋,在战术细节之上,挑选出一批能战敢死之辈,冲阵无双,是非常重要的,就好像黑山之战前,孟瑛为什么一直拿捏吴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吴瑾所部,就是孟瑛用意挑选出来的选锋。



但是这个思路,被朱祁镇拒绝了。



原因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事实证明了,这个道路是走不通的。因为细细推敲,明代的家丁制度,不就是从这个思路上延伸出来的。



明代的家丁即便是在明末也是很厉害的,吴三桂成名之战,不就是带着家丁冲八旗战阵,就父亲救回来。



历史证明了,这个方面是一条死胡同。



第二,这样的做法对君权不利。



如果有数量少但是非常精锐的军队,那么这一支军队的指挥要求一定很高,甚至隶属于某个人,就会形成了某家军的局面。



这是那一个皇帝希望看见的。



第三,就是朱祁镇要更多发展火器,这才是未来时代潮流,是尽量让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拿起火铳,就能打死训练十几年的甲士,而不是去训练这些冷兵器时代的强者,然后用冷兵器时代的打法,去赢得胜利。



当然了,朱祁镇也没有完全否定这个做法,毕竟火器的发展还有些不尽人意。很多战斗冷兵器组织精锐军队,还是非常需要且实用的。



只是朱祁镇所做的是,并不是选锋,而是组建了几个精锐的营头,将三千营,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明天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名剑山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名剑山庄并收藏明天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