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财政危机的延续



在当年大战之后,在朱祁镇想来。



大抵是两三年之后,朝廷恢复元气,财政情况转好,那个时候就大举出关,步步为营,恢复开平,大宁,东胜卫,将整个漠南蒙古纳入朝廷手中,瓦刺隔着大漠对峙,然后再经营海西,以长白山为屏障,海路为转运,海西大量屯田,当粮草充足的情况之下,一路逆黑龙江西进,一个沿着辽河北上,双方夺取肇州,也就是而今哈尔滨以西边一点,然后经营肇州。



肇州虽然苦寒,但是水土尚可,可以屯田。



朝廷经营好了肇州,就从肇州直掏漠北。



从漠南直扑漠北,要越过宽达数百里甚至更宽的瀚海。这是一个极大的困难。



但是从肇州进入漠北。



却是河道密集,水草丰盛,甚至很多地方是可以屯田的。



所以胜则狂飙突进,如果不胜则步步为营,与瓦刺拼国力。



这个几乎朱祁镇酝酿了太久太久了。



只是事实与他想象的有些不一样。



正统十四年的一场大战,给大明财政造成了极大的灾难。



周忱用尽办法,才堪堪维持住。



也做了很多不体面的事情。之前说过的,就不说。比如卖度牒,不错,就是和尚的身份证。



太祖皇帝对和尚有多限制,比如当和尚要考试,比如四十岁以上才能出家。等等。后来法度有些松弛了。



宫中很多人都信佛,但是朱祁镇却是不信的,他对佛教没有怎么打压,也没有怎么扶持。所以京中和尚的数量在他亲政之后,还有大量的缩减。



原因很简单。



在北京建立佛寺的主力就是太监。



宫中的太监与外面的佛寺,是有这千丝万缕的联系。朱祁镇对整个太监群体是持打压态度的,也影响到了外面的佛教。



所以度牒就有很大的市场,周忱就开始卖度牒,狠狠的从寺院捞了一笔。



其中零零碎碎的事情很多了。



正统十四年各种法度执行的非常严格,而罚脏银的收入创了新高,达到了一百万两上下。



所谓的罚脏银是刑部的收入,在大明律之中,有不少罪行是可以用赎刑的,就交罚款。



可见周忱在面对财政危机的时候,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朱祁镇本以为,在正统十四年之后,他与也先都是在处理内部问题,他恢复时间应该比也先处理脱脱不花快一点。



却万万没有想到。



正统十五年尚好,正统十六年就是老天爷不给面子了。整个正统十六年,都呈现出一股西旱东涝的局面。



甘肃,陕西,山西,乃是大旱,而辽东,山东,淮安,却是大水。还有两京地震,虽然没有伤多少,但是也弄得人心惶惶的。



不管是旱还是水,总是要赈灾的。



所以,正统十五年刚刚攒了一点银子,就砸进去了。



不过正统十六年整个年度来,还是差不多的。毕竟大明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并不是北方,而是南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明天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名剑山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名剑山庄并收藏明天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