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是不敢了。



朱祁镇自然知道,这一件事情即便封锁消息,也封锁不了多长时间的。但是能封锁一段时间也是好的。



“臣请留对。”英国公张辅说道。



朱祁镇看了一眼英国公严肃的脸庞,淡淡的吐出一个字,说道:“准。”



也幸好,乾清宫的规矩严,当时议事的时候留下的太监也只有范弘一个人,否则朱祁镇不得不处死一批太监以封口了。



当然还有一个小官自然是写起居注的商辂。朱祁镇给范弘使了一个眼色,范弘立即会意,将商辂请出去了。



当然了,商辂乃是三元及第,自然不会被杀了灭口,但是他笔下的起居注自然要有一番修改,毕竟虽然说这东西保密,但是保存在翰林院,能有多保密,就难说了。



商辂也要有一番叮嘱的。



当范弘出去关住门之后,乾清宫之中,只剩下朱祁镇与张辅了。



张辅说道:“陛下,臣对天发誓,臣家中田产,皆为宫中所赐,余者不增一毫,此事臣一定没有涉足其中。”



朱祁镇说道::“那么你家中的家丁怎么还挂着百户的衔,吃着朝廷的俸禄?朕不记得朝中对国公有如此恩遇。”



张辅一时间语塞。



朝廷对封爵的人是有亲兵名额的,毕竟连文官都有安排的随从,虽然文官们因为穷,都喜欢让服役的百姓交钱。作为一种进项。



对武将虽然宽松多了,但是对亲兵数目也是严格限制的。



但是真正出兵打仗的大将们都要想办法突破这个限制,毕竟真正上过战场的人都知道,亲兵是多么重要。



精锐的亲兵自然是越多越好,而能打的亲兵是怎么来,自然从下面挑选出上来,但是卫所之中能打的士卒,自然是渴望升官了。



所有就有这样的操作,虽然领着朝廷俸禄,但是干得私人的活。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事情。



朱祁镇说道:“朕记得,英国公深惜安南之失?”



英国公张辅说道:“这是老臣终身遗恨。”



朱祁镇语气之中略带冷笑说道:“朝廷弃安南,乃是国力不足,却不知道这一分国力到了谁家的口袋之中。”



张辅听了浑身一震,他跪下行礼说道:“陛下疑臣如此,臣无话可说,但是老臣效忠太宗,仁宗,宣宗三代,又身负托孤重任,敢不自量力,向陛下进言。”



“陛下以为比太宗与先帝如何?”



朱祁镇心中或许觉得自己不如太宗皇帝,但是未必比上宣宗皇帝,但是作为儿子却不能这样说,说道:“不如。”



张辅说道:“陛下过谦,老臣以为陛下将来定然远胜先帝,此事先帝终其一生都没有办下来,而且即便太宗皇帝就拿此事有办法吗?”



“老臣知道比王骥好多,王骥好大言,他根本没有告诉陛下,在永乐末,粒子粮就已经只有五百万石了。这个问题,真正发生太宗年间。”



“圣明如太宗也无可奈何。”



“如果陛下以为诸般罪过,皆在臣身,臣立即以死谢罪,臣这把年纪还有什么可怕的,只是陛下啊,这件事情最大的问题,不是臣,也不是成国公的罪过。而是人心世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明天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名剑山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名剑山庄并收藏明天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