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数目。



那个时候,宣宗皇帝就做过从布政使衙门将藩台结余给征收上来。



所谓财不露白,对于皇帝是这样的,皇帝如果没有钱,面对大臣说话,都不硬气。地方官手中如果没有钱,面对士绅说话也都不硬气。



所以,很多想做一方事业的地方官,都不会轻易将地方财政主动上报到朝廷账上的。



但是问题是,你不报上面的人就不知道了。



很抱歉,大明是有王法的,赋税收上来,地方分几成,怎么截留,都是有成例了,对于周忱这样专家来说。



不用派人去查,单单看朝廷这里的账册,就能将地方府库有多少钱,就算出来,即便是地方上有大工程,他们也是要向朝廷报备的。



每一省的结余多少,朱祁镇是雾里看花,知道有这么一笔钱,具体多少,却不大清楚。但是周忱却如掌观文。



他敢将近三百万两的负担,转嫁给地方,绝对是有准备的。



朱祁镇说道:“就这样办吧,这第一批三百万元,从内承运库出。你马上安排。”



周忱说道:“是。”



朱祁镇心中暗道:“内库刚刚有一点起色,就又打回去了。”



内库的起色,却是因为少府。



刘定之经营少府,也是很卖力的,少府的营收一年超过了百万两。主要分为两大块,第一大块是金银矿,这方面的收入就超过了五十万两。



特别是海西发现的金矿。一年能收入六万两黄金,以黄金与白银一比十的比例,就是六十万两白银。



朱祁镇为了支持海西战事,将这一块的收入,大部分拨给了海西都司。支撑海西都司经营屯田。



但是下面的人也会一点表示都没有。



每年最少有一万两黄金进入内库之中,也就是十万两白银了。



剩下的却是内库的产业营收了,注意是煤铁两项,门头沟煤矿已经垄断了北京用煤,一年二三十万两的进项,至于铁就遵化铁厂了。



其实如果单单遵化铁厂收益就不少,但问题是少府也要承担一些义务的,比如御马监兵马的武器换装,京营兵马的武器换装。



很抱歉,这些武器拔给下面,是不可能向军队收钱的。



真要将这兵器折价,几百万两收入还是有的。



遵化铁厂的收益,还是对外卖铁卖农具的收入,即便如此也有十几万两之多。



而且刘定之清理好京城附近的矿场之后,根是准备从下面两地下手,一个就是景德镇官窑,另外就是江南的织造。



毕竟刘定之还是混过海贸的。



他发现大明出海的大宗货物之中,盐虽然成为其中一种,但是与瓷器,丝绸,茶叶都传统的商品比,还是差了一筹。



而江南各地的织造,与景德镇的瓷器,都被拔给了少府管理。



刘定之其中不有所作为。



之前不直接管理,却是刘定之知道轻重缓急,矿场之事因为叶留宗的事情,是最重要,不可耽搁。而武器打造,因为关系到战事,不可拖延,至于,江南织造与景德镇瓷器,这单纯赚钱的事情,反而不重要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明天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名剑山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名剑山庄并收藏明天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