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朱祁镇是何等聪明的人,他没有说出口,但是他心中已经猜到了七七八八了。心中微微一叹,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民间的名医不愿意上京当御医了。



很简单。



只要能称得上名医,在地方上肯定是中上流人家。



毕竟不管什么时候,人在死亡面前都是平等,即便是地方的土豪,也不会轻易得罪医生,古代的名医可比现在的意思地位高多了。



谈不上呼风唤雨,但是也决计是很舒服的。



但是当太医就是一个好主意吗?



即便太医是官身,有些权力,但是不到京师,不知道自己官小,京中有多少大大小小的文官武将。太医区区一个杂流官,算得了什么?



更不要说给贵人治病,更是风险非常。说不得就被赐死了。政治风险太大了。



而且太医的俸禄,能比得上他们在地方行医所获吗?却是未必了。



朱祁镇沉吟一番,强人所难,总是不好的。



朱祁镇说道:“这样吧,太医院下面培养医士规模扩大,在今后三年之内,一定要培养出一千刀伤科学生。军前听用。”



“至于征召名医,都以加待诏官。每一个待诏官,朕都有额外赏赐。又内库支用。”



大明朝廷的惯例。



官职叠加仅仅按照最高那一个官衔发俸禄。除非有皇帝的恩典,才能食双俸,乃至于三俸的。



而朱祁镇言下之意,凡是加待诏官。都能从内库多领一分俸禄。



同时,也将给其他待诏官增加了俸禄。



朱祁镇在位几年,将父亲留下的书画待诏全部给遣散,最近加封待诏官的,都是各方面的专业人士,不管是水利,工匠,航海人士。



朱祁镇也都顺便给加薪了。



反正大明朝廷俸禄,在总体上是偏低的。从今天开始,今后十几年,朱祁镇都会陆陆续续给下面官员加薪。但是万万不能一次将好处给用尽了。



毛驴将胡萝卜给吃干净了。还会卖力拉磨吗?



楼元听了,眉头紧皱,但是听朱祁镇说话,斩钉截铁,想来再也没有缓和的余地,不敢多说话了,说道:“臣明白,定当竭力而为。”



朱祁镇心中暗道:“大本堂,武学,水利学院,而今再加上医学院,等几十年后,这些学院开支散叶,大量受过专业教育的人,会不会想政治地位吗?”



“他们是不会甘心的。”



“春天种下种子,秋天就能收获。”



“只是一个人的春秋,却比年轮要长多了。”



这一件事情安排好了。



朱祁镇就忙着将大明的决策中心,从紫禁城改到了团城。



团城建筑面积,比不上紫禁城。但是朱祁镇搬过来的人数也不多,不过是一年三口,加上随从人马。



团城虽然小了一点,但也够用了。



只是朱祁镇有些劳累了。



他每天还是要在紫禁城之中上朝。在文华殿与武英殿处理完大半公事,才能回到团城,如此与钱皇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明天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名剑山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名剑山庄并收藏明天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