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情弊,太皇太后也是知道的。



朱祁镇唯一庆幸的是,他登基之后,在矿税上也有所改革,在除却金银等贵重金属之外,都放开百姓开矿,以牌照与课税两种制度来征税。



最少有官办,变成了民办官课。这样一来就大大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最少不用承担无偿的劳役了。



效果好不好?



答案是不好。



这就是底层行政权力的问题了。



为开矿办牌照,并派吏员上门征收矿税,是按出产矿产总量来征税的,具体在百分之零点几道百分之七之间。



铁课就是三十取二,大体保持不变。至于一些少见的矿产,赋税只会更低。



但是这其中上下其手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所以,这种课税根本没有多少。在朱祁镇看来,更多是象征性的。除却铁课要上交,之前是实物。在周忱力主之下,折成了银子,但也不过几十万两而已。



至于其他班矿税根本成为地方办公费用来源之一。



朱祁镇不是不想,想办法征收一波。



但是他具体衡量了一下,税收成本与行政成本,对这样的局面,也就默许了。



想要从最基层将这种类似营业税的税种征收上来,朱祁镇认为,他必须想改变整个大明的行政能力。要养一个庞大的税务征收体系。



即便他在下令督促,只能让这个政策变成了害民之政。



这也是朱祁镇后来选择盐税的原因,因为盐税征收的行政成本最低。这也是古代相当多政治家的共同选择。



正因为这个政策的效果并不理想,朱祁镇这才将金银矿要握在手中。



这方面的利益不想外流。



但是而今看这样的情况,朱祁镇觉得比起金银矿的利益,他更看重百姓的性命。不管金银矿将来能给他代来多大的收益。如果要用百姓的性命来换。朱祁镇决计不愿意的。



杨溥所言罢矿税,这是而今的权益之计。



矿税制度一定要改革的,但是该怎么改革?朱祁镇一时间没有头绪。不过没有关系,财政上的事务,朱祁镇向来是万事不决问周忱。



而周忱也能很好的给他解决了。



朱祁镇立即召见周忱。



周忱知道朱祁镇召见他,也是松了一口气。



叶留宗之乱传开了,周忱这一段时间着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



去年户部粮仓大火案,周忱就是有责任的,而今叶留宗之乱,起因又是因为矿税。周忱又是首当其冲。



甚至周忱已经打听到了,已经有很多言官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弹劾周忱了。



已经给周忱钉上罪名,那就是聚敛之臣。



将周忱上台以来的所有财政政策,都打到了横征暴敛其中,他们右手高举天下财富有数,不在民则在官。左手高举,太祖皇帝藏富于民的财政政策。



一心一意将周忱给钉死了。



原因很简单,在两淮盐案与之后的盐税改革之中,周忱虽然是长袖善舞,但时间一长,当年很多细节,也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明天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名剑山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名剑山庄并收藏明天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