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管的地方,干脆就是泄洪区。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将河北水利全部整修一遍,是一个极大的工程,而且河北的人丁其实也不多,远远不能与后世相比。



人丁不多,劳动力少,即便从河北山西山东招揽了不少流民,这数量依旧不多。



劳动力不多,想全部修整好,一来不大可能做到,二来有些贪大求全了。毕竟河北满打满算一千多万人,只需保证这么多人的耕地就行了,其余的地方,就可以放一放了。



必须要守住的地方,都是水利条件比较好,而且是粮食产量比较高的地方。这些地方,是于谦首先下手的地方,可以说就是太行山脚下一带。



因为这里存在高度差,自古以来留下的水利条件比较好,受旱灾多,可以不受洪水,即便是有洪水,也是一下子的。



这就形成了一个有悖常识的结果,也就河北繁华的地方,并不是临河临海的地方,反而是在太行山脚下与平原过度的地方,才是比较重要的粮食产地。



保住这里,就是保住了河北今年的秋季的口粮。



还有就如大清河附近,虽然面对的风险很大,但是国家也下大功夫整治了,这石堤的坚固程度,决计不在北京城墙之下。



这几处是要必保的。



至于那些距离湖泊太近,在数个河道汇集的地方,还没有来得及修整的地方,干脆当做泄洪区。



而次要地带,就是泄洪区与必保的地方一个缓冲。



这些地方进行了一定的水利修整,理论上是可以守住的,但是毕竟新修的堤坝,都是夯土结构,很难打包票的。



于谦的严令之下,各地地方主官全部在大坝上办公。



整个七月,河北就处于下雨与将要下雨之间。



在七月下旬,于谦不得不下令,大清河泄洪,洪水从大清河南岸汹涌而出,将白洋



淀与三角淀之间的湿地地带全部淹了各地的泄洪的开始,河水大量的向这一带堆积,又三角淀,得胜淀,白洋淀,五官淀,等等几个大淀汇集在一起大湖。迅速扩张。一时间,大清河以南,南运河,也就是卫河河道以西,一个方圆数百里的大湖出现了。至于保定,文安,好几个县城,即便事先有了准备,也变成一座孤岛了。



于谦已经下令在保定县,文安县外面加固一层防水堤。还有事先将百姓迁入县城之中,倒是没有什么伤亡。



而这个大湖令人讽刺的是,这大湖的东边边界乃是大运河,北边边界乃是大清河,原因很简单,为了保护运河,三角淀与运河之间,有一道坚固的河堤,将两者分开。



而大清河正是于谦新修的河堤,这一道河堤已经变一片之中的白线,北面是大清河,南边是一片的大淀。



不过,于谦最少保住了,京城以南各县的安宁。



而且于谦也引三角淀水进入卫河入海河道之中。



加上他之前修整好的卫河扩宽工程。卫河排水量大增。想来在一个多月的时间之内,就能将三角淀这里的水排走相当一部分,最少让文安,保定这些县城,从孤岛情况之下,恢复过来。



于谦在保定汇总了各方的消息之后,心中长出一口气。



他虽然知道,还有很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明天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名剑山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名剑山庄并收藏明天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