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宝钞冷处理,朝廷不说废,但是从此朝廷不再用,不出数年,这宝钞就会推出流通领域。



其实而今也差不多全部退出了。



另外一个方面,也是为百官,特别是京官一次普遍性的加薪。



宣宗皇帝在的时候,就意思到百官尤其是京官俸禄太少,毕竟地方官还有一些外快,但是京官没有的。



宣宗皇帝当时也想过加薪。但是最后不敢轻易改变祖制,不过,宣宗皇帝的做法,是不加工资,加奖金。



于是乎,朝廷过节,朝廷发奖金,打胜仗,朝廷发奖金,乃是太子降生,朝廷发奖金。



有时候大笔一挥,就是这些京官一年的俸禄。



宣宗驾崩之后,太皇太后是比较抠门的。之前愉快发奖金的日子,就此远去了。



但是这问题依然存在。



在祖制上,朱祁镇也不敢轻易动手,也就学着宣宗皇帝,打补丁而已。宝钞换为银子。也不过是恢复到了洪武年间的水平。



总体来说,从洪武到正统年间,大明是一步步恢复过来了,各种基础物价是一路走低的。所以,朱祁镇估计如果将宝钞全部换成银子,大明官员的购买力,应该比洪武年间要宽裕一点。



这一次调整之后,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朱祁镇就不准备动了。



杨溥说道:“陛下有意铸钱,只是有一件事情,却要处理好,就是如果这铸钱之事,全部给了户部,那么工部宝泉局,该如何是好?”



朱祁镇一听这才想起来。大明有两个铸币机构,一个工部宝泉局,一个户部宝源局,其实他们两个衙门负责的事情,都一样,乃是铸钱。



朱祁镇说道:“今后工部就负责铜钱,户部负责银钱,两者各不打扰,还有首辅,民间私钱之事,却也要好好处置。”



说实话,朱祁镇面对盐商一千多万两银子,眼睛都有一些发红了。他深刻的做了检讨,那就是大明朝廷虽然没有银子。



但是并不代表民间没有银子。



只要朝廷对民间加强控制,这源源不断的钱就过来了。



本质上,这一次盐法变革,就是一场国进民退。



而朱祁镇关注铸钱,自然也让锦衣卫做了一番调查,结果锦衣卫一口气呈上来,不知道多少个版本的正统通宝。



朱祁镇立即对这种敢作铸私钱的人另眼相看了。自然想在这上面下刀。



杨溥说道:“陛下,这铸私钱一事,朝廷向来是不管的,而且铸私钱,不比私盐,私盐之事,只需拿住盐场,就能做到首尾,一举擒获即可,但是私钱却遍布天下,隐于深山之中,实在是不好捉拿。”



“而且天下频兴大案,天下人如何看陛下?”



朱祁镇听了,说道:“先生之意,朕明白了,不过今日下诏,重申禁铸私钱之令,重则论死。”



杨溥说的其实是两件事情,一个是行政成本。



这一次两淮盐案,之所以这么轻松,就是因为贩卖私盐,不可能不与政府勾结,否则他们的私盐哪里来的。



但是铸钱就不一样了。



不管是私自开矿,还是用铜器铸钱,从来不是什么高科技,他们私下做来,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明天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名剑山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名剑山庄并收藏明天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