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公估计施家刚刚开始,不过是见施礼如此,想在临卸任的时候弄一笔钱,却不想这钱越多,就越贪婪,弄到了这样不可收拾的地步。



至于施礼为什么这个样子,还能不被发现,却是因为施礼在南京刑部,本来就是一个养老的差事。



南京很多官员都是如此,比如黄福。



其实在黄福最后几个月,未必能够理事了。黄福能分给左右。想来施礼也是可以的。再加上施家将施礼保养的很好。



如果单单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下面的人奏事,他口中嗯一下,或者让儿子代为交代,却也是可以的。



其中有太多的细节可以做文章了。



如果是寻常案件,施礼这个样子,朝廷估计也会网开一面。给施礼这个老臣一个体面。但是这一件事情已经闹得太大了。



消息不径而走。



成为北京最热门的话题,甚至超过了河北水利,与山东,凤阳,河南的旱情。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总要有人来承担的。



不过施礼成了什么样子。



这一件事情,他都逃脱不了干系了。



魏国公叹息一声,说道:“封存,上报,让郎中好生照顾施大人。”



“嗯嗯。”施礼口中缓慢而坚定的说道。就好像是表示同意一样。



整个春天,朱祁镇都没有将心思放在河北水利之上。全部放在盐政大案。而随着案情近一步清晰起来,有一个人也变得突兀起来。



不是别人,就是会昌伯。



抢占盐引有会昌伯,贩卖私盐有会昌伯,甚至各种事情都有打着会昌伯的旗号的。让朱祁镇恼怒非常。



连皇太后孙氏也知道这一件事情了。



孙氏自然为会昌伯说情,说会昌伯是冤枉的。但是孙氏前脚刚刚到,后脚太皇太后的懿旨就到了,让孙氏闭门思过。



朱祁镇只能交代皇后,要好好陪着太后,纾解一下太后的心情。



但是即便有太皇太后暂时压制于皇太后。会昌伯一事,已经到了不能再拖了。



朱祁镇说道:“传会昌伯入见。”



孙愚一进乾清宫,扑通一声跪在地面之上,几乎是膝行上前,跪在朱祁镇面前,说道:“陛下,臣是冤枉的。”



朱祁镇说道:“冤枉。”朱祁镇伸手将一个奏折扔给孙愚,说道:“这是冤枉。”随即又扔了一个,说道:“这也是冤枉。”随即朱祁镇将一叠奏折,轻轻一推,顿时跌落在地面之上。铺了一地。



朱祁镇说道:“这些还是冤枉?”



并不是朱祁镇想将精力都耗费在盐政大案之上,而是满朝文武都将精力放在上面了。特别是御史言官,弹劾的奏折,简直如雪花一般,就要将朱祁镇埋了。



这些弹劾,分为三大部分。



一部分是弹劾杨溥的。因为杨溥是内阁首辅,出了这样的事情,他不负责谁负责。



一部分是弹劾盐政一系的官员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没有跑。这个一部分弹劾,朱祁镇是立即准了。



盐政一系列官员大换血的局面已经开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明天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名剑山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名剑山庄并收藏明天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