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宿卫宫中



朱祁镇站在高台之上,说道:“你们都是大明功臣之后,不管是祖辈跟随太祖皇帝,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还是跟随太宗皇帝深入大漠,追亡逐北。”



“但是各地卫所,屡失朝廷之望,先前有松潘之乱,区区野人让我大明松潘卫被迫迁徙,又有西北之乱,区区不足万骑鞑子,让西北十几个卫,首尾不顾,不得不派京营出战。”



“兵部对袭爵武将,越来越不习惯了,兵部尚书王骥对朕说,卫所兵已经不足用了,甚至平麓川,应当多用土司兵,而不是卫所兵。”



王骥这番话,倒是真说过,不过他的主要目的,却不是说卫所兵不能打,而是征召土司兵,花钱少。



听了,朱祁镇的话,下面不少学员都有些惭愧之色。



朱祁镇对打仗不行。



但是对察言观色,却深有心得。



朱祁镇目光一扫,就知道这些人的惭愧之色,不是装出来的。



“知道惭愧,还有救。”朱祁镇心中暗道:“如果连一丝惭愧之意都没有了,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是好。”



卫所缺额一百二十多万,这个数字报上来之后,朱祁镇就知道大明的卫所制度出了大问题了。



但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朱祁镇设想过很多想法,但是想得越多,就越是不敢轻举妄动。



因为这是动摇他朱祁镇统治根基的大事。



他越研究越明白。



朱家对大明统治核心是什么?最少从开国到现在,从来不是地方士绅,而是大明三百多个卫所,依旧这些卫所中一个世袭罔顾的家族。并在此之上的勋贵集团。还有大明广大的自耕农。这两者就是大明皇室的根基所在。



而以勋贵为代表的这些人,比自耕农表现的更重要,因为自耕农很少有政治上的代言人。



因为他们与皇室联系太紧密了。



对这些人动刀子,文官绝对愿意,因为砍掉他们,皇帝就失去了依靠,一个高高在上,没有基本盘的皇帝,决计不是太宗皇帝,这种随随便便就能将大臣塞进诏狱之中。



朱祁镇只觉得陷入两难之中,对他们动刀子,则自损根基,不对他们动刀子,他们一天天烂下去,对大明的正面效应,比不上负面效应。



只是而今的水旱蝗灾,还有麓川战事,让朱祁镇先将这一件事情放放。



不过,朱祁镇知道他不管怎么动刀子,都不可能将卫所军中所有人都一棒子打死。所以从其中挑选出来能用的人,却是他一直在做的。



朱祁镇看这些学员的态度,就知道,最少卫所而今还没有烂到骨子里,即便后世烂到骨子里的卫所之中,好能诞生出戚龙俞虎这样的名将。



所以,不管卫所上下制度性贪污,有多不堪。都不能来硬的。



朱祁镇说道:“朕从来不相信,我大明横扫天下大军,到了朕这里,就不行了。你们都是军中精锐,朕寄以厚望,近些年来,大明名将凋零,从宣德年间到而今,逝去老将军有十几位了,都是太宗百战之将,留子孙之用。”



“这对本朝是大不幸,但是对尔等是大兴,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只要有能力,数年之内,封侯拜将,扬威海内,列于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明天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名剑山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名剑山庄并收藏明天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