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鼐深吸一口气,说道:“陛下,如果真想整顿河北水利,有一件事情,不得不深思,那就是运河。”



朱祁镇说道:“运河?”



曹鼐说道:“正是,朝廷而今万般用度都赖运河一线,而运河过山东之后,全赖卫河,漳河之水,故而工部早就有成规,就是漳河不得北流,必须流入卫河之中。”



“这也罢了,但是漳河之水,附近百姓不得取用,难道河北百姓的粮食就不是粮食,唯有南方百姓的粮食才能为京师所用吗?”



“不独河北如此,山东运河左近,即便是泉水,也不能灌溉,必须为船闸所用。”



“百姓受苦多矣,臣不敢言漕运兴废,只是陛下想要考虑北方水利,则运河不能不考虑。”



朱祁镇深深看曹鼐一眼。之前的感动顿时去了大半。



如果不是朱祁镇保密严格,他都疑心曹鼐是闻到什么风声了。



因为漕运实在是太重要了。



重要到什么地步,三月不至,君臣愁容相对,六月不至,京城百姓痛哭之。简直将大明国运压在这一条运河,每年四百万石粮食的运输量上面了。



所以,运河对沿河百姓也是利弊相关的。



为什么没有山东籍的人说运河不好。因为运河给他们带来太多的商机,运河沿岸城市带,就是明代经济活跃区域。



而为什么曹鼐说。



因为北直隶百姓,承受其弊,不得其利。



看曹鼐说,河北旱情的时候,农业用水紧缺到什么地步,居然还要源源不断给运河供水。他们当然不愿意了。



只是单单是这样的话,曹鼐也不会轻易在皇帝面前说这一件事情。



曹鼐估计从朱祁镇某些举措之中,看出来朱祁镇对漕运并不是十分满意。这才提了出来。



而且即便曹鼐的话传出去了,曹鼐也在得罪一批人的同时,也会得到一大批人的拥护。



这一批人就是河北人。



之前河北人在大明政治版图之上,不足为虑。



但是而今朱祁镇正旦诏之下,河北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了。曹鼐今日在朱祁镇面前的所做所为,传了出去。



曹鼐就成为河北人的天然领袖。



虽然而今河北人的势力还不强,但是朱祁镇给的政治待遇不变,迟早会在大明政治版图上占据一席之地。



不过,朱祁镇对此事也算是乐见其成。他心中暗道:“万万没有想到,内阁之中,真正与我合作最默契的,恐怕就是这位曹鼐了。”



之前也说过。



但凡成为内阁中大臣,即便是一方大佬,也不会是别人的应声虫。别的不说,看而今曹鼐就看出来了。



曹鼐虽然是杨士奇提携进入内阁的。但是而今已经有另立山头的想法了。



而每一个人的联合,首先是政治观点上的相合。



比如朱祁镇推进的河北治理工程,其实即便是朱祁镇一手提拔进入内阁的王直,也并不是多支持的。



否则王直也不会与朱祁镇谈财政问题了。虽然有些话没有说,但是朱祁镇也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明天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名剑山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名剑山庄并收藏明天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