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没有看清楚,这焉知不是陛下欲削藩之策?”



于谦听了,先是一愣,随即想明白了。



在明朝人的眼中,大明是天下之间最好的地方了,远离大明的地方,都是蛮荒之地。将各地藩王分封在远离大明的地方,最少而今的两京十三省,却是不会封王了。



这难道不是一种变现的削藩?



不是谁都能在各地站稳脚跟的。甚至并非谁都有襄王那种胆气的。



于谦小心翼翼的问道:“老师的意思是?”



于谦已经适应了他在朝中的政治地位。



于谦乃是皇帝与杨士奇之间的连通通道。



很多事情,都是朱祁镇都是通过于谦与杨士奇沟通。



杨士奇说道:“此事万万不成。虽然这里面有些东西不错,比如藩王之事。我从来没有想过,如果按照而今藩王各支子孙繁衍下去,会让朝廷不堪重负。”



“我准备,拟定宗藩条例,从此朝廷只负责各藩王的年俸,而各藩王的族人,由他们自己负责,也酌情让宗人出仕。但是永乐年间,朝廷消耗太多,纵然从洪熙以后,休养生息,但是其实屡次战争都没有断过了。”



“宣德年间,平汉庶人之战,征兀良哈,松潘,安南覆师,正统以后,又有西北之战,而今又有麓川之征。”



“朝廷兵锋未熄,不过是大打,还是小打而已。”



“虽然瓦刺坐大,但是十年生聚,十年休息,才有兴兵,即便陛下有兴兵之意,我也要劝谏陛下,十年之内,无言兵事。”



杨士奇看这一篇文章,根本不在乎什么藩王外镇,直接点明了皇帝的意图。



所谓功夫在诗外。



这文章固然是好文章,张忠呕心沥血所为,几乎一字不可易。但是杨士奇更想看出来,这一篇文章幕后的意图。



那就是朱祁镇对改变大明鲜有国策的企图。



太皇太后在地震之后,已经不过问政事。杨士奇决计不愿意让朝廷陷于征伐之中。十年,杨士奇自己未必能在中枢十年。



所以他说出这番话。固然认为朝廷积蓄不足,不足以大做征伐。但是杨士奇未必没有一点私心。



这一点私心,就是杨士奇固然知道,他拦不住皇帝。



毕竟在古代皇帝真要一心做什么事情,很难有人能真拦住。



但是杨士奇却不想。为皇帝收拾一个烂摊子。



人老了就想求一个身后名,朱祁镇固然是皇帝,但是朱祁镇却不是太宗皇帝,杨士奇也是跟随太宗皇帝打过仗的。



真正知道什么叫做兵危战急。



不愿意去冒这个风险了。



杨士奇转过头来,对于谦说道:“将这一番话,转告陛下。”



于谦微微吃了一惊,之前杨士奇其实也能猜到,杨士奇告诉于谦的话,于谦都从各种角度告诉了朱祁镇。



而朱祁镇告诉于谦的话,未必不是想让于谦转告给杨士奇的。



但是杨士奇这样挑明了,却是第一次。



他越发明白今日之事,分要重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明天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名剑山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名剑山庄并收藏明天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