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只有财力充裕,朕能绕开内阁做事,但是如果没有钱,只能事事与内阁商议,到时候主动权,就到了内阁手中了。”



“哦,”太皇太后说道:“那么内库充裕,为什么不让臣子知道?”



朱祁镇冷笑说道:“天下臣工,都觉得皇家的就是天下的,但是天下的却不是皇家的,天下水旱蝗灾不断,臣子们知道皇家有钱,定然遇事必先请拨内库。但是内库即便再有钱,有如何能经得起消耗?”



“而且下面人是什么样子,朕也不是不知道,以收税为酷吏,以不收税为清官。朕就是有金山银山,又能经得起如此消磨?”



朱祁镇太明白不过了。



因为他成为大明皇帝之后一直揣摩后世大明亡国的原因。



不得不承认,大明王朝死于枯血症引起的并发症。财政就是一个王朝的血脉。所以,越明白大明体制,再对照大明朝的现实,他越发有新的认识。



为什么万历皇帝要贪财,很多时候他发现,所掌控的权力与财力息息相关的时候。



太皇太后听了,感叹一声,对朱祁镇更加满意了,说道:“你明白就行,并非我皇家就没有善心,但是有时间这并非内库可以解决的。”



朱祁镇说道:“孙儿明白,这三千二百万两,孙儿绝不轻动。”



“你怎么用,是你的事情。”太皇太后说道:“今后朝中事务,不用来问我, 你自己看着办吧。”



太皇太后带着轻笑说道:“我只关心一件事情,就是你的亲事,总要我去之前抱上重孙吧。”朱祁镇从慈宁宫出来,依然有一种梦幻的感觉。



朱祁镇真不知道,内廷居然有这么多钱。



三千二百万两,足够做上很多事情了。



朱祁镇估计在北京城之中所有仓库,大抵有一千多万石粮食,还有大量粮食不贮存在北京,淮安,南京,等好多地方都是有粮仓。



再加上各府县的仓库。



这些仓库大多数都是满的。



满到什么程度。



土木堡之变之中,通州可能遇敌,但是通州有不少粮食,但是有人建议烧掉,但是有人提议给九边提前发饷。



一口气给九边发了两年的粮食,才将通州仓库给搬完了。



只是太祖皇帝的体制,各县赋税并非是归于朝廷,而是按照路途的远近,送到各地地方,比如北方送到军前,南方送到南京,等等的。



如此一来大明中枢的财力是相当有限的。



也就是漕运运到京师的四百万石漕粮。



朱祁镇不能想大明的财政问题,一想就头大。



简直是一团乱麻。



涉及了政治体制,财政思想,交通条件,官员的执行力,地理原因等等,这是一系列的问题,纠结在一起的问题。



朱祁镇不知道该怎么下手才好。



他索性不去想。



先面对眼前的事情。



等朱祁镇离开后宫,王振已经准备好仪仗,这些仪仗还算是消减版。但是已经少说有三千士卒前后打着仪仗,朱祁镇的乾清宫侍卫三百人,更是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明天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名剑山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名剑山庄并收藏明天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