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潜伏爪牙忍受。所等就是今日。他一日日将锋芒引入刀鞘之中,迸射出来就更加犀利。



朱祁镇一掀前摆,跪在地面上,说道:“孙儿,定然不负娘娘的期望。让日月双悬,永照大明。”



太皇太后轻轻一笑,说道:“这江山是你们朱家的,你好生做便是了。”



朱祁镇说道:“孙儿明白。”



他更明白,越是如此,越要谨慎。



虽然他根基已经稳固了,即便是太皇太后也无法动摇了。



毕竟时间是最伟大的武器,将太皇太后衰老如此,也让朱祁镇在朝臣之中安插了不少心腹,虽然内阁朝廷还是老臣的。



但朝中并非没有愿意为朱祁镇效力的人。



即便他想做些什么,太皇太后也不可能如之前那么干涉了。



但是朱祁镇对太皇太后并非没有感情,他宁愿让太皇太后最后几年,走得安心。而且他也深刻明白了,太皇太后休养生息的举动,或许有这样那样的弊端,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利大于弊。



即便他有想法,也不愿意大动干戈。



这也是他学习杨士奇治国的手法。



三杨当政,也不见有什么大动作,但是朝廷的实力一直在上升的,不管是朝廷的积蓄,还是兵力。



特别是正统三年清理空额,虽然朱祁镇并不是完全相信,所谓一百二十万空额是全部空额。但是兵部并非在清理过空额之后,什么也不做的。



最少,兵部,都察院联合派出的清军御史,一直在履行责任。



下面的人最少不敢做得太过分。



所以他想做什么,也是由局部推广到全国,在此之前,休养生息可以作为国策继续进行。



麓川对朱祁镇是一场大考,他决计不想如开海那一次狼狈不堪。



朱祁镇回到乾清宫。他想了又想,决定不先召见内阁成员,先召见一人,就是王骥。



王骥在明朝历史上,也是大大有名的,是作为文臣以军功封爵三人之一,号称明代三王,即王骥,王越,王阳明。



王骥平西北之乱,表现良好。这一次杨荣也推荐王骥领兵。



朱祁镇细细想来,武将之中,也没有能独当大任的人。



唯独王骥还在盛年。而且朱祁镇从来不觉得,在西南用兵,仅仅有武力平推。这是事倍功半。



政治手段一定要用的。



在这上面,武将之中自然有智勇双全的,但是比起文官一肚子坏水,就远远不能比了。



王骥这人选,朱祁镇是认可的。



杨荣推荐,朱祁镇认可,几乎是板上钉钉了。



朱祁镇也就决定与王骥多交流一番,另外一个原因,却是杨荣老了。



不得不说,这数年时光,在朱祁镇逐渐长大,但是三杨却逐渐衰落了。而且老得特别快。正如太皇太后当初说过,朱祁镇完全不用防备杨士奇他们,因为当朱祁镇长大的时候,岁月还带走这一代人杰。



杨荣已经有告老之意。



从宣宗登基之后,大明军国大事,都咨询杨荣,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明天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名剑山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名剑山庄并收藏明天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