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军情急报,却不知道情况怎么样了?”



杨荣出列说道:“大同急报,鞑靼入寇,具体情况尚且不清楚,不过臣等已经拟定,挑选军中精锐四千骑,令黄顺领着支援大同。”



“大同乃塞上重镇,富有甲兵,再有京营精骑在,足以令鞑靼不可越长城而南。”



“只是,臣担心大同之事,仅仅是一个开始,鞑靼想趁着我朝易主之时,趁火打劫。”



“今年防秋之事,就分外艰难了。”



朱祁镇心中一动,暗道:“鞑靼,想要试探一下我这新君如何?”



“既然如此。”太皇太后淡淡的说道;“从京营之中,抽调精锐,增援各镇,传令下去,各镇谨守城垣,待敌自退即可。”



朱祁镇心中有些不舒服。



理智让朱祁镇知道,太皇太后的办法,或许有些不好看。但是却是而今最好的办法。



宣宗皇帝在位,与他朱祁镇在位,是两种不同的震慑力。



而且幼主在朝,数十万京营,既是大明最强武力,也是祸患之端。



为了将京营握在手中,太皇太后可是下了很大的工夫。即便如此,她也不觉得第万无一失了。



所以,能不动用京营就不动用京营。



在不动用京营的情况之下,这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



“臣等遵旨。”杨士奇等人说道。



随即他们就拟旨,当然了这旨意出来是圣旨。毕竟朱祁镇也列席了。



太皇太后随即问道:“英国公,我久不问兵戈,这方政,可以信任吗?”



张辅说道:“秉太皇太后,方政乃老臣旧将,靖难中为济宁卫千户,太宗南下,带兵从之,后为都督佥事。后随老臣功安南,数有战功,乃是老将功臣,最为稳妥。请太皇太后与陛下放心,有方政在大同,定然不会让鞑靼越长城一步。 ”



太皇太后微微一笑,说道:“有英国公做保,我自然是放心的。”



这就是英国公张辅的作用,他看似什么也不做,但是在军事上,有一锤定音的威信。即便朱祁镇知道,土木堡之变前,大明九边并没有什么太大挫折。



但是听了英国公张辅,还是松了一口气。似乎有英国公在,很多事情都不用担心了。



之后,就支援九边,调配粮食,打造兵器,等等事务一一汇报一番。不过朱祁镇并没有多听,因为他早就明白一个事实。



在政务之上,想胜过杨士奇等人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杨士奇禀报上来,决计是挑不出错来的。



一连商议小半个时辰,太皇太后才说道:“先帝不幸,只留下这个孤儿寡母,大明将士全靠诸位撑着,传令赏赐各位宫中铜煤炉一对。”



众人连忙谢恩。



这也是常有的,仁宗皇帝一脉与文臣关系很是不错,从来赏赐不绝的。



当然了,朱祁镇想要推广用煤,太皇太后也是顺手帮他一把而已。



随后太皇太后带着朱祁镇,在一片恭送陛下,恭送太皇太后的声音之中。离开了内阁。



“皇帝你怕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明天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名剑山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名剑山庄并收藏明天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