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妥当了。



大明天下两京十三省几百个府,一千多个县,不知道有多少事情发生。怎么可能是天下无事。



朱祁镇对太皇太后举重若轻,将各种事务都安置下来的本事,艳羡的很。但也很与偶自知之明。



他是做不到的。



太皇太后有如此老辣的手段,乃是她这么多年在政坛的经验,任何一封奏疏上来,她都能看穿上书之人的心思。



该装傻装傻,该办的办,该拖的拖,该用雷霆手段的用雷霆手段。



其中轻重缓急的拿捏,非有几十年功力,是做不到的。



至少而今的他是做不到的。



当然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即便他与太皇太后关系很好,但是不管是怎么样的亲情夹杂了权力的成分,都不能等闲视之。



太皇太后说道:“所以,你可以提一个要求。可以关系到外朝的。”



朱祁镇沉吟一会儿,一时间他大脑之中疯狂的转动,立即确定了。北京城,在北京城中安插人手。



朱祁镇很明白自己的份量,提出一些太远的要求也是没有什么用处。



唯独北京城却是他能干预到的。



别的不说,他想在京师推行煤球代替柴薪,如果有顺天府的支持,就好办多了。



朱祁镇说道:“奶奶这样说了,孙儿就却之不恭了。孙儿想做些什么,都绕不过顺天府,孙儿想让于谦担任顺天府尹。”



太皇太后想了想,说道:“倒也合适,不过这事情急不得,而今河南的旱情虽然过去了,但是毕竟旱灾对河南损失很大,于谦在河南很得民心,总要缓缓再掉进京。”



于谦在外,是以兵部右侍郎巡抚各地,在明代巡抚体制还没有规范的时候,于谦的品级与顺天府尹的官职差不多。



只是顺天府尹重要在京师。



算的上京官,京官比外官要高上半截,算起来,于谦也算是升迁。



对于于谦这个人,太皇太后也是很了解的。不过在太皇太后毕竟不知道后世历史,她看于谦这个人,不过是后起之秀而已。



多历练一番,或许将来能入内阁接三杨的班。



对于皇帝想要一个顺天府尹。让于谦与皇帝多接触一下,也并不是什么坏事。



“谢奶奶。”朱祁镇大喜过望。



毕竟于谦在太皇太后的心中,与朱祁镇心中是不一样的。



太皇太后说道:“去吧,王学士的功课松,却也不是让你有时间玩的,你既然要做这一件事情,就好好做,做好了,我自然有奖励,做差了,就还请李先生来当讲官如何?”



朱祁镇连忙说道:“孙儿一定将这一件事情办得妥妥当当的。”



于是乎,整个三伏天,朱祁镇大部分心思都放在石炭这一件事情上来。



他不可能实地考察,也不知道,门头沟那边采煤工艺落后到什么地步。但是有一件事情,他却感受到了。



真正决定煤的价格的,并非煤本身,大半都在运费之上,在门头沟,百姓从煤场弄些煤来自用一般来说,都不收钱的。



这就说明了,当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明天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名剑山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名剑山庄并收藏明天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