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墓,都是卫所士卒所建。北京城中的精锐士卒,有多少?”
“我都不知道,也不敢问了。”
“这就是杨士奇要整顿军中的原因。”
朱祁镇听了,说道:“奶奶的意思是,杨士奇想要整顿军中,拿吕整开刀,那么孙儿就更不明白了,为什么杨士奇会放过吕整,不应该拿吕整的人头祭旗吗?”
太皇太后说道:“要以你这个心思去秉政,非要出大乱子不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事情万万不能急的,越是着急,就越是出错了。”
“先说占役,占役的大头,就是修北京城,从太宗皇帝到而今,二三十年修建,最多的时候,动摇民夫多达百万之众。其中有相当多的是军户。即便而今修建备北京城的班军也不算少。”
“只是这些人能罢去吗?”
“这北京城,从永乐年间修到现在,大抵是修成了,只是城门,城墙上,还有一些地方需要修整。你父亲的寝陵,你的寝陵,都是要动工的。”
“这些人能罢去吗?”
“至于占田?敢占田的是什么人,都是军中骨干将领。清理占田,你不怕军中动荡的?”
“该怎么做,杨士奇心中是有分寸的。”
朱祁镇彻底明白了。
这一件案子,到底还是撞在枪口之上了。吕整流放的下场,也证明了杨士奇整顿军务的决心,同时也暗示了底线。
一般来说,只要不是大毛病,杨士奇不想杀人。
想来很多军中情弊,张辅所知道的,一点也不比杨士奇少。故而张辅默许了一些事情,很可能张辅与杨士奇暗中有折冲。
说不定,只流放不杀人就是张辅所提出的条件。
只是朱祁镇心中对杨士奇的分寸感,理解的同时。却有一点不以为然。
这样做,不过能撑上几年而已,等几年之后,军中的情况,恐怕只会被这个时候差,不会比而今好。
只是朱祁镇也知道,杨士奇毕竟不是丞相,即便是丞相,除非能做到霍光,张居正那个份上,这两件大事,一件也解决不了。
“孙儿明白。”朱祁镇带着几分怅然若失的感觉,想来只要军队能打仗,很多情况杨士奇不打算追究的。
太皇太后说道:“皇帝,你要知道,别人看,皇帝一声令下,天下百姓无所不从。你自己真觉得如此,就大错特错了。”
“须知,皇帝也是做不得快意事的。”
“今后让你憋屈的事情,还有很多。但是再憋屈,也只能忍着。凡是都要慢慢来。只是凡事都要心知肚明。你是在装糊涂,不是真糊涂。”
“不要看人,怎么说?要看他怎么做?”
“孙儿明白了。”朱祁镇说道:“只是奶奶觉得,这封奏疏,当怎么办?”
太皇太后说道:“最近,你不是每日十张王右军。来,让奶奶看看,你写得字怎么样了。”随即她一挥手,让王振将笔墨纸砚送上来,并为朱祁镇准备了一根朱砂笔。
朱砂笔上浓郁的红色,就好像是血一般,想要滴落下来。
就在这一封题本最后面空白的地方,朱祁镇悬着手腕,说道:“奶奶,写什么?”
“我都不知道,也不敢问了。”
“这就是杨士奇要整顿军中的原因。”
朱祁镇听了,说道:“奶奶的意思是,杨士奇想要整顿军中,拿吕整开刀,那么孙儿就更不明白了,为什么杨士奇会放过吕整,不应该拿吕整的人头祭旗吗?”
太皇太后说道:“要以你这个心思去秉政,非要出大乱子不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事情万万不能急的,越是着急,就越是出错了。”
“先说占役,占役的大头,就是修北京城,从太宗皇帝到而今,二三十年修建,最多的时候,动摇民夫多达百万之众。其中有相当多的是军户。即便而今修建备北京城的班军也不算少。”
“只是这些人能罢去吗?”
“这北京城,从永乐年间修到现在,大抵是修成了,只是城门,城墙上,还有一些地方需要修整。你父亲的寝陵,你的寝陵,都是要动工的。”
“这些人能罢去吗?”
“至于占田?敢占田的是什么人,都是军中骨干将领。清理占田,你不怕军中动荡的?”
“该怎么做,杨士奇心中是有分寸的。”
朱祁镇彻底明白了。
这一件案子,到底还是撞在枪口之上了。吕整流放的下场,也证明了杨士奇整顿军务的决心,同时也暗示了底线。
一般来说,只要不是大毛病,杨士奇不想杀人。
想来很多军中情弊,张辅所知道的,一点也不比杨士奇少。故而张辅默许了一些事情,很可能张辅与杨士奇暗中有折冲。
说不定,只流放不杀人就是张辅所提出的条件。
只是朱祁镇心中对杨士奇的分寸感,理解的同时。却有一点不以为然。
这样做,不过能撑上几年而已,等几年之后,军中的情况,恐怕只会被这个时候差,不会比而今好。
只是朱祁镇也知道,杨士奇毕竟不是丞相,即便是丞相,除非能做到霍光,张居正那个份上,这两件大事,一件也解决不了。
“孙儿明白。”朱祁镇带着几分怅然若失的感觉,想来只要军队能打仗,很多情况杨士奇不打算追究的。
太皇太后说道:“皇帝,你要知道,别人看,皇帝一声令下,天下百姓无所不从。你自己真觉得如此,就大错特错了。”
“须知,皇帝也是做不得快意事的。”
“今后让你憋屈的事情,还有很多。但是再憋屈,也只能忍着。凡是都要慢慢来。只是凡事都要心知肚明。你是在装糊涂,不是真糊涂。”
“不要看人,怎么说?要看他怎么做?”
“孙儿明白了。”朱祁镇说道:“只是奶奶觉得,这封奏疏,当怎么办?”
太皇太后说道:“最近,你不是每日十张王右军。来,让奶奶看看,你写得字怎么样了。”随即她一挥手,让王振将笔墨纸砚送上来,并为朱祁镇准备了一根朱砂笔。
朱砂笔上浓郁的红色,就好像是血一般,想要滴落下来。
就在这一封题本最后面空白的地方,朱祁镇悬着手腕,说道:“奶奶,写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