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事情,孙儿觉得需要改动。”



“哦?”太皇太后说道:“什么事情?”



朱祁镇说道:“孙儿毕竟是要做皇帝,读书当然是要读的,最重要的是要知晓治国之道,大臣所读的书,都是讲怎么做臣子的,却没有多说怎么做皇帝的。孙儿想,奶奶见过太宗,仁宗,和父皇,想来对治国之道,比那些大臣了解。”



“孙儿,想每日上午日讲,下午来奶奶这里,将朝中大事拿来,让奶奶为我讲解,也好让我们明白其中道理。将来也能担得起祖宗留下的基业。”



太皇太后心中微微一动,心中暗道:“是这个道路。”



别人不知道,她不知道,太宗,仁宗,宣宗三位皇帝。她觉得最厉害的还是太宗皇帝,但是太宗皇帝如何对读书人的,她也是亲历者。



其中道理,当时不明白,后来也就慢慢明白一点。



这么多年过去,又常在宫廷,太多的事情都看穿了,自然知道很多人道貌岸然后面是什么?



四书五经不能不读,不能不学。但是真一心觉得一本《论语》能治天下,却是傻了。



她看着朱祁镇心中暗道:“这道理我怎么没有想到。”随即觉得,这些经验是有必要传给子孙的。说道:“既然你想如此,我自然应允,只是如此你就好苦一点了。”



“再苦,能比得上太祖太宗创业之苦?”朱祁镇说道:“孙儿不怕吃苦。”



朱祁镇出了慈宁宫,一边走一边说道:“去查查,那个石璟,还有薛家二公子,到底人品怎么样,武艺如何。”



“是。”王振跟在朱祁镇身后,落后半个身位。



“还有将李时勉给查查。”朱祁镇继续说道。



王振说道:“这个奴婢知道。”随即王振将李时勉的生平一一道来。



李时勉乃永乐二年进士。



李时勉的一生,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硬骨头。太硬了。



他永乐年间入仕,接过得罪了永乐,洪熙,宣德,三个皇帝。



永乐年间,太宗迁都,李时勉以为不可。被太宗皇帝责罚,下狱,几乎要死了。不过太宗皇帝忍着气吗,看李时勉的奏折,觉得李时勉虽然在很多时候说话不客气,但是才能还是有的,这才保住了一条命。



一年多以后才放出来了。



这也罢了,永乐大帝不是一个脾气好的人。又为了打击东宫太子,也就是仁宗皇帝,将很多人都下狱了。



李时勉仅仅是其中一个而已。



但是仁宗皇帝却是好脾气。最少在礼遇士大夫上,做的不错,否则也不会谥号为仁。



李时勉依旧顶撞了仁宗皇帝。将仁宗皇帝气得不轻。



气到什么程度。抄起身边武士的金瓜,砸了李时勉,将李时勉打断了三根肋骨,李时勉差点死了,又是下诏狱之后,杨士奇悄悄的接济医药,才活了下来。



结果,他没有死,但是仁宗皇帝不行了,仁宗皇帝临死的时候,还对夏元吉说道:“李时勉辱我。”



宣宗皇帝从南京到北京继位,来到北京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见李时勉。先令人押李时勉来见,随即又觉得气极未解,传令不必将李时勉押过来,直接午门斩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明天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名剑山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名剑山庄并收藏明天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