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田家,田家太爷精神矍铄,待晚辈们也温和。



待乔三老爷表明来意,想要送几个少年来南城书院读书,田太爷却道:“老了,老了,如今那边都是老大在打理,你且与他说去……”



田山长并未一口回绝,可也露了为难。南城书院毕竟是私家书院,课舍规模有限,学生人数都有限制。如今年底,又不是招生的时候。



乔三老爷晓得这办书院的最爱才,就将沈琰、沈兄弟夸了又夸。这兄弟两个一个少年举人,一个少年秀才,确实拿得出手。加上这兄弟两人虽父祖早逝,无亲族倚靠,可却是书香子弟,父、祖、曾族三代都有功名,是科举考试时的“热籍”。



田山长听了,亲自考校一番,倒是有几分意动,就打算收下这兄弟二人。至于乔永善,少不得做个搭头。不过听闻这兄弟两个是“松江府人氏”,嘴边的话就又咽下去,只说自己想想法子,请乔三老爷过几日听消息。



对于这个结果,乔三老爷虽有些不高兴,可也晓得如今是有求于人,只能按照这边的规矩来。



能在京城书院做山长,且将书院发展的蒸蒸日上,田山长可不是不通世事的腐儒。



乔三老爷一行走后,田山长就打发人去请了妹婿沈三老爷过来。



“这是你们哪一房的子弟?如今到了京中,怎么不是你们这些族亲照拂,反而投了岳家?”田山长直接说了沈琰、沈兄弟的事,问道。



世人眼中,最重宗族。越是读书人,越是爱追根溯源。



不管搁在什么人家,这少年举人、少年秀才都为族人看重。即便本是偏房庶支,这个时候也当开始好生关爱教养。要是一直不接纳,除非是父祖有过失,不为亲族相容。



沈琰、沈兄弟的事,沈沧夫妇知晓,沈瑞兄弟知晓,可三老爷偏偏不晓得。



他摇头道:“还是真没听过此人。老家那边有八个房头,嫡支小辈就有数十人,旁支庶房更是数以百计,谁能记得清都有哪个?”



田山长虽起了爱才之心,可是又担心这沈琰、沈的来历不清白。



沈三老爷道:“我虽不晓得,珏哥当是知道的。”



沈珏本是族长之孙,宗子之子,打小在松江长大,这次又是同乔家三老爷一道上京,对于乔家三老爷这“女婿”应该也知晓。



沈瑞去了官学,沈珏被叫到田家,听说问的是沈琰兄弟的事,就有些傻眼



二房出妇是沈家祖辈阴私,不足为外人道。



他就含糊道:“听说他们祖上是外室子,祖辈、父辈都不在松江居住,沈琰他们兄弟也是丧父后才回松江,一直没有上族谱。”



田山长听了,倒是觉得与自己猜测的差不多。



沈家是书香望族,不能上族谱的子孙,多半生母身份不体面。不过这都几代人过去,沈琰父祖两代都有功名,就说明这身份不碍律法。



田山长放心了,觉得可以收学生。



沈三老爷却是不好糊弄,叔侄两个离开田家,就问道:“方才问他们兄弟是哪个房头下的子弟,珏哥怎么避而不答?莫非是宗房或二房的庶支?”



为尊者讳,能让沈珏为难的也只有这两个房头的事。



沈珏就将沈琰兄弟的身份说了,听得沈三老爷睁目结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大明望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雁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雁九并收藏大明望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