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变数太大,也无人制衡东宫旧人要是留下两人,联合起来,就能对峙君权,肯定不是新皇愿意看到的剩下最大的可能,就是驱二留一。



三位阁老中,刘健年岁最大,又是首辅。新帝要是想要不当傀儡,第一个换的就是他。剩下谢迁与李东阳二人中,根据沈瑞听来的传闻,谢迁方正,李东阳温润。



真到了刘瑾弄权的时候,谢迁与李东阳中,能退一步的应该只有李东阳。



如此,等到刘瑾下台,朝局就是新帝乾坤独断,新旧文臣对峙的局面。



沈瑞的想法并非天马行空,正切合了“一朝天子一朝臣”之意。



而且他提出的新帝会以阉宦对抗老臣,也早有先例。英宗复辟后,清算景泰旧臣时,用的就是这个手段。就说当今弘治皇帝,刚上台时,也有权阉“弄权”之时。



先前不过是以为今上性子仁和,才会在即位伊始被宦官所欺,如今看来,不过是帝王手段,好看的:。



沈大老爷看完这第三张图纸,撂下来,问道:“二哥能想到此处,可想到自保之道?”



沈瑞指了指那“詹”圈道:“数年之后,能立在堂上的是这些人……儿子觉得,沈家与其亲近谢家,还不若在东宫属臣中,择一人为同盟……”



大老爷见沈瑞胸有成竹的模样,不由笑道:“二哥心中可有了人选……”



“左春坊大学士杨廷和……”沈瑞道。



他晓得言多必失的道理,本不想表现的太精怪,可也担心沈大老爷压错宝。詹士府属员众多,多是朝官兼任,可前程最好,贯穿整个正德朝,以首辅之名名传千古的,就是杨廷和了。至于嘉靖朝,那太遥远,暂时不作考虑。



大老爷自然不会晓得沈瑞是“知古今事”,只当他真的聪敏,欣慰道:“二哥能从几位阁老身上,想到此处,很是不易……



沈瑞闻言,不动声色,心中却有些疑惑,待仔细想了想三位阁老的履历,恍然大悟。这三位阁老都是成化年间的东宫旧属,任过詹士府官职,做过弘治皇帝为太子时的东宫讲师。



大老爷与沈瑞都没有提外放的二老爷,虽说求人不如求己,结好东宫属官,不如成为东宫属官,可二老爷资历太高,去了詹士府,被品级高的官员忌惮,未必是好事,说不得还被东宫属官排挤。



再说,二老爷已经外放,后悔无益。



大老爷没有再追问该如何与杨廷和结盟,而是想到沈瑛,道:“明年是会试之年,亦是庶常院散馆之时,瑛哥行事倒是老成稳重……”



沈瑞问道大喜道:“儿子倒忘了此处……”



父子二人对视一眼,心中有了默契。



沈瑞并没有再多嘴的意思,同大老爷告辞出来,心里踏实许多。



同大老爷相比,他那点算计实不算什么。如今将大方向点给大老爷,以大老爷入仕三十年的见识来说,当不会让沈家走弯路。



不过想到王家,沈瑞的脚步就又沉重下来。



他敢在大老爷面前夸夸其谈,却不敢去王华跟前放肆。



而且即便他在王华跟前说了同样的话,也未必会改变王华的决断。



入冬以来,天气一日冷似一日。



沈瑞不放心王守仁那边,就常打发长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明望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雁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雁九并收藏大明望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