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志不在科举,只好写字作画,好不容易得拜名师,没得什么指教便又匆匆北上,其他书友正在看:。若是三老爷真如大老爷说的那般,他能得其指点,也总算没白来京城一遭,给自己找了事做。



大老爷笑道:“你润三叔巴不得你这样喜欢文墨的少年过去叨扰呢……你润三叔身子虽弱些,戒嗔戒怒,可宝哥是个好孩子,想是也不会平白去引得你三叔恼怒,只管去。”说到这里,想到沈瑞身上,又有些踌躇。



这时正好沈瑞过来,门口小厮进来禀告,大老爷便开口叫进。



沈宝虽被沈琴推出来出了一把风头,得大老爷点头去造访三老爷,欣喜之余不免忐忑,怕沈珠嫉恨,也怕沈珏、沈全等人误会,见沈瑞进来,心思一转,开口说道:“大伯,瑞哥在字画上颇有天分……曾祖父早年草书,侄儿看着只是懵懂,瑞哥却能体会其中深意,反应同老师差不离。”



对于沈瑞学业进展,通过王守仁与沈理,大老爷早已了然于胸。不过对于他其他技艺,却是知晓不多。



眼见沈宝如此说,大老爷不免心中好奇,便吩咐沈瑞上前写一副字。



沈瑞瞥了沈宝一眼,便见他露出几分祈饶之态,



再看书案上一副墨迹未于的草书,沈瑞哪里有不明白的。



沈宝这是“祸水东引”,用得着如此么?眼前都是族兄弟,并没有什么惹不得的人物,即便沈宝因善书出了大风头,又有什么可避讳的,值得他这般小心?



不过眼下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众目睽睽之下,沈瑞只有听命的份。



想着大老爷为自己请托,沈瑞对于大老爷只有感激的。



尽管徐氏担心王守仁仕途坎坷,不能给沈瑞臂助,可沈瑞却晓得能得这样一个千古大儒为老师,对自己来说利大于弊。



想着一会儿就能见到族兄们,下午就能去拜会老师,沈瑞心里大好,从笔筒里捡了一支中号狼毫,落笔道:“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略为俗气的劝学诗句,不过落到纸上,用行书写出来,不能收力透纸背,可看着依旧十分飘逸。



大老爷在旁看了,心中微诧。



即便方才听沈宝赞称赞,大老爷心中也并不觉得沈瑞真的会比沈宝写的好。



沈宝家学渊源,四房沈举人却是资质寻常。



而且他从沈理那里旁敲侧击地打听过,晓得沈瑞读书虽勤勉,资质也不错,可幼年时到底被耽搁,九岁时蒙书都没学完。



可沈瑞这手字,还真不像是只练过三年的。没有日积月累,下笔哪里会如此从容。



沈珠眼见沈宝、沈瑞都出了风头,便有些沉不住气,对沈全道:“全三哥,弟弟们都在大伯跟前露了一手,也当轮到全三哥,全三哥莫要再谦逊了。”



沈全气得翻白眼,谁愿意去出风头谁就去出,拿自己做筏子算甚?



一个多月同住同吃,他本以为自己同沈珠已经关系回转,沈珠以后当不会再跟先前似的,没事就贬低自己抬高他自己,没想到沈珠依旧这个德行。



眼见大老爷与众族弟都望向自己,沈全强忍下怒气,讪讪道:“大伯,侄儿琴棋书画都不过是略知皮毛,哪里能献丑……诗词与时文,做的也不怎样,院试考了两次都没有过去……”说到最后,已带了黯然。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明望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雁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雁九并收藏大明望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