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拔萃,各项考核,力压其他贵族子弟以及军中精英。



“一场武举,最终的结果,更像是一场军官选拔,似乎有些失其初衷了!”刘皇帝起身在殿中踱步,脚下柔软的地毯让他感觉有些飘,想了想,意有所指地说道。



对于刘皇帝的心思,张雍多少是有些窥探的,闻言,思吟了下,拱手道:“陛下,军队选材,终究不比文举,对应考人员,要求更高,所经考验也更加全面,更切实际,非凡夫俗勇所能通过。



所录武进士,今后都将是大汉的将校,需要统驭官兵,戍边作战,职责重大,自当严选。臣以为,所谓武举,本当为选拔后起军官,充实军队基础,不违初衷!”



听其言,刘皇帝笑了笑,这张雍,左顾而言他,刘皇帝暗指的问题在于贵族军官与庶族军官,他却大谈武举的意义与初衷。



不过,也不得不承认,张雍的话是有道理的。背着手,在殿中徘徊了一会儿,刘皇帝立定脚步,抬指道:“武举考制,仍有待完善之处,此次筹备开考前后,多少有些匆忙,下一次,当力求妥善,避免疏漏!有几点,你记录一下,移文有司!”



“请陛下示谕!”张雍当即回桌案落座,提笔恭请道。



刘皇帝道:“其一,今后武举,以两年为期,考试时间,定在每年秋季;



其二,参考人员,从内外诸军中选拔推荐,宿卫、禁军、边军、都军、番兵,下属各军每军定多少名额推荐,着枢密院及兵部研讨;



其三,选拔考生,不论出身资历,以能力表现、功绩勋劳优先,年龄限定三十岁以下,职位营将以下,军中服役任职三年以上;



其四,考试项目,还当进一步明确详细,定出更详尽的考核标准,要有据可查;



其五,录用名额,就照此次,二十取一;



其六,关于所录进士的后续培养事宜、职位安排,拿出一套章程办法,明确条制,此次所取进士,尽快做出计划。另外,未得录取之士,根据考核表现之优良,也当予以一定调整安排!



先这么多,其余若有后续补充,朕想到再说。嗯,也让潘美他们,好生思考一番,有什么良言善策,让他们表奏!”



年纪虽然大了,刘皇帝这脑筋还是很灵活的,一口气说完这六条,几乎没有任何滞涩。张雍的听写能力,在朝中显然也是最顶级,否则也做不了刘皇帝的秘书,同样是一挥而就。



停笔起身,呈与刘皇帝阅览,刘皇帝粗略地浏览一番,便指示用玺。



通过刘皇帝这几条建议办法便可看出,他对于武举已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与决定,那便是考核军官,并且仅限定在军中选拔,彻底断了民间勇谋之士考武举获取功名晋身的机会。同时,也使得此番那些靠福荫参考的贵族子弟,需要先有军队履历,而后才能获得资格。



这也可以看作是大汉基层官兵,在正常职位升迁变动以及立功受赏之外,又一条稳定晋升的通道。这条通道,光鲜而亮丽,也像一个关卡,能够闯过,军旅仕途便是一片开阔坦荡。



当然,这也不是完美无缺,没有漏洞可钻,那便是参考人员的筛选问题。在京中考试,有朝廷中枢监督,可以维持着基本的公平公正,但在诸军中的初步选拔,这如何保证公正,便是个问题了,军队虽有其特殊性,却也不是与腐败绝缘的地方。



刘皇帝大抵也考虑到了这一点,眉头紧紧地皱起,喃喃道:“这选拔机制,还需费神思量,谋个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汉世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芈黍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芈黍离并收藏汉世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