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缺少了,也会由行营进行采买。



冯广呢,算是考虑到了前头,恰逢这个时节,体现的是其用心,是对皇帝忠心的一种表现。



当然,也或许是太用心了,让刘皇帝忍不住去思考,这究竟是他细心周到,还是他为了迎合自己而刻意表现,以此邀宠?



这个问题,刘皇帝按捺在心头,暂时没有答案,但他不急,未来还很长,可以拭目以待。



但同时,不论刘皇帝做何想法,冯广的表现已在事实上引起了刘皇帝的注意,全国这么多知州、刺史,此番出巡路过见过的有不少,能得刘皇帝如此关注的又有几人?



一个官员,能被皇帝记住,甚至去关注他,这对仕途的助力多有益,在皇帝专制的时代,可以体现地淋漓尽致。



“行营中可缺取暖御寒之物?这些柴、炭,用得上吧!”刘皇帝扭头问国舅李业。



李业给了个肯定的答复:“自然是用得上的!天寒之后,行营消耗巨大,甚至需要兵卒去伐木生火,冯刺史如此准备,倒省却了行营不少麻烦!”



“既然如此,那就批张条子,让行营安排人接受了,所需花费,直接拨与丰州!”刘皇帝直接吩咐着,又瞧向冯广,露出一点笑容:“丰州官民这份心意,朕就安然接受了,也不枉你们这番辛苦!”



“是!谢陛下!”闻之,冯广彻底放下心来。



“走,去你的州衙看看!”北风吹拂下,刘皇帝紧了紧身上的袄子,吩咐道。



冯广不敢怠慢,亲自在前引路。



丰州的官衙,地处城西北,由于城小,只走了三百来步就到了,就如同城郭一般,官衙也突出一个简单。



刘皇帝随行人员,就能把衙门给塞满,大量的卫士更需站到衙前的街道上。公堂之上,刘皇帝这一干华服贵装者,与堂间的布置也是显得格格不入。



刘皇帝独坐那张木制的堂案,打量了一圈堂间景象,看着冯广以及他身后的两名佐吏,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冯广,你这州衙,只怕还比不上中原的大数县衙!”



闻问,冯广坦然地应道:“丰州穷僻,只能因陋就简了,让陛下见笑了!”



事实上,别说中原的县衙了,就是一些大的市镇官署,都比这丰州州衙,要华丽气派。丰州刺史乃是朝廷五品的官职,不算低了,这个官做的,可谓凄凉了。宁为中原一县长,不做边鄙一刺史,这是确实存在的情况。



“朕有一问!”没有再继续纠结于丰州的简陋,刘皇帝看着冯广说道。



冯广立刻打起了精神,拱手应道:“臣恭听圣训!”



无视他这卑敬的态度,刘皇帝目光炯炯地盯着他:“丰州虽然偏僻,却也依山带水,处于河套腹地,山南草原,宜耕宜牧,经过这么多年休养生息,何以仍旧穷困至此?”



闻此问,冯广立刻紧张起来,这可以算是在质疑他这个刺史的治政能力了,稍微组织了下言语,从容禀道:“陛下,丰州虽依山带水,然此前荒废多年,在契丹人手中时,也未善加经营,九原侯西进收复前,辽军也于境内大肆破坏,导致障塞破坏,亭坠绝灭。收复之后,又因人口稀少,再兼地处边陲偏僻,难有发展。这些年,气候也异常恶劣,时有灾荒,以致穷困至今......”



听他把问题与困难讲清,刘皇帝终于点了点头,又问:“如今丰州辖下有多少人?城中居民又有多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汉世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芈黍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芈黍离并收藏汉世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