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没有你那么好的轻功。”李师师一听挺高兴,也放慢脚步,指挥这几个特种队员最前方观察。



蜀道崎岖难行,山路盘旋了又盘旋,曲曲折折一匝匝萦绕山峦。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三十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是为剑阁栈道。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在此割据称王称霸者不乏其人。



李师师的身影翩翩如同惊鸿,脚下木屐齿前低后高,直登青云之。她所指的山峦正是大剑山,剑阁栈道最险要一段的,若没有斜插在一侧山壁的一排排枕木,根本是一道天堑和两道绝壁。为了在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光秃秃石壁开凿孔穴,历朝历代的石匠也不知摔死了多少。



栈道,指沿悬崖峭壁修建的一种道路,古代又称阁道、复道。栈道的修筑始自战国秦,公元前三世纪,秦国为了开发巴蜀,运送盐铁出剑阁,修筑了栈道,正如曾为秦相的纲成君蔡泽所言:“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到西汉前期已有嘉陵故道、褒斜道、谠洛道和子午道四条通蜀的栈道。其褒斜道长二百五十余公里,路面宽只有三米。



栈道盘旋于高山峡谷之间,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工程技术措施,或凿山为道,或修桥渡水,或依山傍崖,凿穴于绝壁之,再用木柱支撑,成功修建了危岩深壑之的木构道路,将适应复杂的地形条件的出色技术能力表现的淋漓尽致。栈道也是川陕间的交通干线,历代屡屡修建,在经济化交流和战略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好现在的高速公路,修到哪里,哪里能摆脱贫困,富裕起来。



望山跑死马,大剑山看起来近在眼前,却整整走了三天才到山脚之下,一路说不尽逢山开路、遇水叠桥。大军在大剑山脚下,找了个干燥的地方,搭起营帐生火造饭,准备明日再爬大剑山。李师师在陈龙的大帐前的树桩一屁股坐下,略微气喘的道:“龙叔,栈道在这山的另一面了。”她这一路和陈龙早熟悉了,改口叫陈龙“龙叔”。



陈龙也坐在李师师对面,笑道:“太感谢师师了,要是没有你,我们这一万人都得在山里转到满头白发,也不见得能出来。”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李师师高兴的大笑道:“谁让我是青龙军的军师啊!不过,明日翻到另一边,都是光秃秃的绝壁,怎么从悬崖下到栈道?”



陈龙沉吟道:“从悬崖下到栈道,师师从来没走过吗?”师师摇着头,说道:“我没有下去过。哪里有这么长的绳子啊。”



陈龙捋了捋刚刚留起来的长胡子,心想这倒是个问题。不知道这悬崖有多高,如果只有百米,把这些帐篷撕碎了,接起来应该能接几十条百米长绳出来。随口道:“车到山前必有路。等明日爬过了大剑山,再想办法寻找道路不迟。”



李师师听到“车到山前必有路”一句,大眼睛亮了起来,说道:“龙叔,没想到你武功这么好,才方面也是出口成章啊。”陈龙知道自己这个毛病,俊脸一阵发烧,忙偏过头去掩饰。



当晚,师师领着陈龙游猎,捕来一条大蛇,烤熟了充饥。吃饱喝足,陈龙在火堆前将轻功教授给师师,又给了她一把锯齿匕首作为谢礼,师师欢喜不尽,忽然问道:“龙叔,你一定得带我去打汉!我还没见过打仗什么样呢!我手下这个万人队,到底是不是精锐啊?”陈龙想起李意说的,不要刻意赶走师师等语,不觉哑然无语。



转天绝早,队伍开拔,直大剑山。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大剑山山形如同利剑,自古没有成形的山路攀援,而且越往植被越稀疏,连个能抓握攀援的小树杂草都没有了,更增加了攀援的难度。再往,隐隐有了一些冰雪,全体将士才真正变成了“爬”山。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三国寻龙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东车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东车君并收藏三国寻龙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