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奎安死了是死了,但定罪还得定罪。



第二日一大早,大明快报在北京城卖脱销了。



这件事的传播速度非常快,惊人的快。



通宝钱庄被查封,刘家被抄家。



户部照磨所照磨张奎安畏罪自杀,判没收家财,家人一律戍边。



恶意用假银票的鲁庆德被以及刘得才、刘得志被判斩首示众。



此消息在北京城掀起了轩然大波。



虽然伴随着信用危机,可却是一次对银票的免费推广。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为什么银票会被针对?



无非就是利益的问题。



传统钱庄利益受损,官僚集团的利益受损。



这一次的银票案,实际上到张奎安自杀,线索已经断掉了,往后查根本查不出来。



可实际上往后查,即便查出大鱼来了,意义也并不大。



为什么这么说?



杀一条大鱼,也不能阻止传统势力对票号的打压。



银票的诞生,对利益集团最大的损害便是交税的规范化,一旦普及,耗羡便是终结,其中巨额的灰色收入将断崖式下跌。



请问,银票真的只是某一些官员或者钱庄老板反对么?



不不不,它会遭到整个帝国官僚集团的仇视。



所以,非杀一两人能解决。



只能说现在以雷霆手段来回击,震慑人心,让某些人老实一点,不要做的太过了。



政治游戏,大多数时候都是疯狂试探,在中间找平衡点。



王承恩送来了今日上午在北京城卖脱销的报纸,崇祯看来后,也没有说什么。



直到下午的时候,孙承宗将昨日说的督察司的计划呈递了上来。



北京城现在安排600督察司人员,按照街道和坊的布局来划分,各自在街道布点。



而督察司的总署衙门便设立在大明门附近,与六部、三院等相邻。



崇祯没有什么好说的,孙老头将这些都写得清清楚楚。



看完后,便递给方正化,让司礼监签字盖章。



这件事便这么办了。



等孙老爷子刚离开,曹化淳便来了。



“如何?”



“去票号兑换钱的人,比昨日多了一倍。”



崇祯面色平静,但内心却长舒了一口气。



看来经历这件事,民间不但没有对银票丧失信心,反而更多人会用了。



事实便是如此。



朝廷要推行一样东西,便要拿出该有的强势态度来。



很快,二月的时候,便有大量农民来票号贷款买田。



“大明快报的进展如何?”



“回禀皇爷,目前顺天府二十三县的报社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我在大明割韭菜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唐晓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唐晓非并收藏我在大明割韭菜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