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有几个大臣入宫。



第一个就是吏部尚书王永光,他必须在明天天亮之前将空额的官员的官籍处理好,并且要在来年的正月将空额的官员全部补充进来。



这实在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不过迫于皇帝的压力,吏部不得不在今晚连夜加班加点。



仅仅是从这一点来看,张晨就绝对是一个可恶的老板。



第二个大臣当然就是首辅周延儒。



但没有人知道皇帝和周延儒说了什么,有太监看见周阁老从乾清宫出来后,走了很长一段路,才不停叹气。



周延儒之后,就是孙承宗、李邦华、兵部尚书王洽、兵部左侍郎魏中云和兵部右侍郎郭巩,以及英国公张维贤和都御史曹于汴。



这是一次重要的谈话,乾清宫外的小太监都能听到皇帝暴怒的声音。



所有人跪在地上,把头埋在长袖之间,瑟瑟发抖,连呼吸都不敢加重。



随后,小太监们就听到一个人求饶的声音。



再之后,就看见兵部右侍郎郭巩被大汉将军拖出了乾清宫。



仿佛过了很久,这场谈话才结束。



但实际上,这场谈话的真实事件也就才一刻钟。



兵部尚书王洽和兵部左侍郎魏中云被骂得狗血淋头。



骂完这两位兵部大佬之后,随即又将曹于汴臭骂了一顿。



所有人都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了。



当他们踏出乾清宫的那一瞬间,大明朝堂的权力重心已经在慢慢发生偏移。



兵部贪污军粮和军饷的丑闻被揭发,一位兵部侍郎下狱,三法司会审。



这必将是震惊朝野的一件事,也必将对兵部的威信产生根本上的动摇。



趁着这个机会,皇帝出了两招。



一、原所有京营,全部并入新军,即京卫军,京卫军军政归属枢密院。



二、军督府有监察军政院,且有监察兵部之责任和权力。



第一点实际上是进一步削减了勋贵的影响,扩大的枢密院的影响力。



第二点则是将兵部纳入了新军政的监察范围。



以前兵部是受都察院监察,受六科中的兵科监督,但实际上六科已经崩坏了,而都察院的监察权力过多。



权力过多,就会导致责任太重,出问题的时候,风险太大。



例如,现在普通官员都是都察院在监督,军政方面的官员也是都察院在监督。



一旦军政出了问题,皇帝找曹于汴,说他监察不力。



换人?



如果换人就会影响到行政官员的监察,因为曹于汴还肩负着行政官员的监察。



这就是权力混合,带来的风险。



如果将军政监察权剥离出来,一旦军政出现贪污,皇帝找军政贪污的人,并且惩罚军政监察体系里的官员就可以,这样就不会影响行政监察体系里的官员。



这就是为什么21世纪的官员权力会划分得非常细,因为这样责任也会更加清晰,罢免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我在大明割韭菜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唐晓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唐晓非并收藏我在大明割韭菜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