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人?



“可以,隔壁的军事学院要尽快修建。”



“是!”



“宋应星和徐光启呢?来了么?”



“奴婢去瞧瞧。”



不多时,方正化就回来了,说道:“皇爷,两位大人都已经到了。”



“快叫进来吧。”



徐光启和宋应星快步走进来,道:“臣参见陛下,不知陛下驾到,让陛下久等,有罪。”



“都免礼吧,今日朕叫你们来,就是聊聊别的事,不必拘谨。”



“谢陛下。”



崇祯带着他们二人进了大学堂,道:“你们看这里如何?”



两人面有疑惑。



崇祯道:“朕给你一个农业大学的配置,以后所有的农政院的官员从这里提拔,一定要选拔对农业更加了解的人。”



“陛下,这……他们没有功名,恐怕……”



“农政院的官员特例,当然,朕不是说随便就可以提拔,也要经过考试,考题就由你二人来出。”



徐光启道:“陛下,此事非同小可。”



“徐爱卿,你是种过田的,你对农业十分清楚,很多官员根本就不懂,让不懂的人去管理,怎么可能管理得好,朕就是要让懂的人来做他擅长的事情,只要能从地里种出更多的庄稼,让老百姓吃上饭,怎么有用就怎么来。”



徐光启当然会种田,他的《农政全书》里就记载了许多农业方面的知识。



皇帝说的没错,现在很多大明朝官员不懂种田,但地方上的田政和水利都是那些官员在管,就造成了啥也不懂,就干脆啥也不做的局面。



“陛下圣明。”



见徐光启和宋应星没有说什么,崇祯继续道:“来,随朕来见两个人。”



徐光启和宋应星继续跟着皇帝走。



走到后面的庭院,那里正有两个人在恭候。



“草民参见天子,万岁万万岁!”



“两位先生快快免礼。”崇祯过去将这两位搀扶起来。



这两位可都是明末有名的人物。



一个叫徐霞客,没错,就是那个喜欢游山玩水的徐霞客。



这一年的徐霞客43岁,已经游走了大明不少地方,对许多名山古迹都有详细的记载,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民生情况也有记载。



另外一个叫吴有性,没错,就是历史上明末清初有名的传染学家。



这两个人都不是官员,但是都被崇祯找来了。



做什么呢?



在大明国立北京大学做任课教授。



为什么会这样决定?



因为不仅仅有农学院,还有工学院、医学院和地理学院。



这几科全部都是实用价值非常高的学科。



例如农学院,就是要主力大明朝的新农业的。



医学院是要为后面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我在大明割韭菜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唐晓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唐晓非并收藏我在大明割韭菜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