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题,院试让他参与,后面的乡试,会试,殿试跟他没关系。



对于这个结果曹昂还是挺满意的。



荀彧说得对,他就是跑来刷存在感的,在前面两场玩玩就好,后面三场责任太大,少碰为妙。



问清参加童试的士子人数,曹昂兴冲冲的跑去印试卷了。



至于考试题目,曹昂没说,荀彧等人也懒得问。



童试,顾名思义就是孩童的考试,不用太当真。



他们不当真曹昂却很重视,离开尚书台直奔定国集团,叫上刘敏又去了城外印刷厂。



所有刊物全部停工,统一印试卷。



科举即将开始,最近一段时间每天都有大量士子涌进许都,尚书台目前在册的士子已经高达二十一万,未来几天说不定还会有人涌入。



本着能多不能少的原则,曹昂一口气印了三十万张试卷。



印好之后全部封箱,每个箱子安四个锁,还贴了封条。



不止如此,参与印刷的工人全部扣押,不准与任何人接触,包括妻子儿女,等考试结束再放回。



七天时间很快过去,期待数年的科举终于来临。



这天早晨军队直接封城,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将百姓堵在家中不允许出门,赶考士子也被禁止带扈从,穿着官府发的定制衣服,顺着士兵排出的人墙通道直奔城外。



笔墨纸砚什么都不用带,会场都有。



身上的衣服也不用还,权当参加科举的福利了。



二十多万士子同时考试,城中根本没有这么大的场地可供施展,只能放在京一大。



京一大学生集体放假,教室里,操场上,花园中全是单人独桌。



就这还没坐下,逼的部分士子不得不坐在学校外。



数千名监考官每人负责一片区域,将士子安排妥当在各自的座位坐定后曹昂才开始派发试卷。



四名士兵将装着试卷的箱子抬到监考官面前,待监考官确认封条无误后才拿出钥匙打开箱子,由监考官亲自将试卷发了下去。



曹操带着荀彧郭嘉等一干亲信站在最高的教学楼顶上,拿着望远镜扫视一圈,最后低头,看着操场上坐的整齐的数万士子笑道:“二十万人同时考试,想不到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这样的场景,盛世啊。”



荀彧赞叹道:“科举乃是开古今先河的壮举,将来必能载入史册,主公也定能借此青史留名,成为千古贤相。”



“哈哈……”曹操被说的眉飞色舞,一脸激动,笑毕之后突然想起一事,问道:“对了,这次的考题是什么,尚书台为何没有汇报?”



荀彧一张老脸当场垮了下来,嘴角泛苦的说道:“属下也不知道,大公子出的题。”



“嗯?”



听完荀彧的解释,曹操浑身一颤,脑海浮现出一股不详的预感。



诚然,童试不重要,可那也是相对而言的。



今天是第一届科举第一场考试,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被这小子搞砸了乐子可就大了。



曹操有些后悔这几天放任没管了,但事已至此后悔无用,只好低头看向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三国之曹家逆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你我当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你我当初并收藏三国之曹家逆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