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从北边来到咱们江都郡的百姓,陆陆续续已经达到了十万之众。



更别提之前的悔过镇和自新镇的那些战俘百姓们,得以在江都安居乐业之后。



亦是呼朋唤友而来,相比起大隋各地因为战火与烽烟而百姓流离失所。



江都郡乃至江南一带的人口却不减反增。



秦琼、长孙无忌与房、杜二人商议之后,决定吸纳这些百姓,决定在运河东面,高邮城东一带又设立下了一个新镇。



又从悔守镇与自新镇中抽调了两千户家庭过去,采用以老带新的模式。



在那里开垦荒地,建设新家园。



就在这个时候,从南边,高士廉在交趾南部的占城国得到了大量的稻种。



还花了钱,请了一些原本是汉人,却一直久居于占城之地,种植这种水稻的老农。



当秦琼等人一开始听闻高士廉送来了南方的稻种,尚不以为然。



可是直到长孙无忌拿出了高士廉随同稻种还有那些老农一起送来的,关于占城稻的祥细描述之后。



不论是秦琼还是杜、房二人都被彻底震惊了。耐干旱,耐贫瘠,而且从种植到成熟只需五十余日。



这特么的真是稻谷?亩产可达三四百斤的稻谷?



五十余日便得一季,以江南一带的气候,种上两季完全不成问题。



“种了两季之后,若是再追种宿麦,一年收三季,亦无不可。”



刚刚回到了江都的杨谦,此刻显得很是意义风发,毕竟,杨广的历史道路已经确定了,而李渊现如今仍旧还只是荥阳太守。



李世民犹自顿在自己跟前上窜下跳,在这个时候,杨谦反倒觉得,自己已经变成了这个历史时空的变革者。



听到杨谦之言,杜如晦扳了扳手指头,亦是眼珠子都有发红的架势。



“若是按照耕作的时限而言,三季还真有可能,两季稻米,一亩可得近七石谷物,再加上宿麦一亩也能有近两石的产量。”



精通农事的房乔缓缓地摇了摇头。“不过这么种植的话,那就太损地力了。”



“下官以为,种上两季稻米之后,让土地得闲,恢复肥力,这才是长久之计。”



“嗯,这些都没有问题,另外就是,乘着如此正是深冬时节,让那些随着稻种同来的老农们,将他们的经验给讲一讲。”



“最好是能够汇编成小册子,到时候,可以交给咱们那些镇上识字者,让他们多多宣讲。”



“太守的意思是,这三座新镇子,都种植这占城稻?”



“对,只能如此,毕竟其他的百姓,我们也不好干涉他们种植什么。”



“唯有这些新迁来的百姓,他们的田地,还属于是朝庭的。”



“所以,我们让他们种,即便不出成效,江都郡仍旧会保证他们的衣食无忧。”



“等到他们真的都种出了成效,到了那个时候,相信到时候再加上官府的宣传,定然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杨谦说到了这,把目光落在了房乔与杜如晦身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隋唐君子演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晴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晴了并收藏隋唐君子演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