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城中。哼哼!如此不愁濮阳城不破。”



“是,大人。末将依计行事,定将东门拿下。”伍天锡极为兴奋的应道,心想,这虽算不得首功,但也是难得的大功一件,再说,那内应苏定方原本就是他的副将,他的首功也等同于自己得了首功,如何不喜?



第二日巳时,宇文化及带着卫队百余人缓缓来到西城门百步之外。



“来人,将箭书射入城中。”



身后亲随中军从宇文化及手中接过书信,连忙绑在箭头上,开弓拉箭,对着城楼射去,口中还高声叫道:“城上军兵接箭。”



这支箭带着呼啸之声瞬间便钉在了城楼木墙上。守城校尉知其乃是信箭,忙亲手拔出,将书信取下赶忙快马送到城中大帅府中。



“呵呵!宇文化及无计可施竟要与本官城上相见,也罢!诸位将军随本官登城一见,看他要说些什么?”



片刻之后,封德仪便带着众将登上了西城门城楼,隔着一箭之地看向城下的宇文化及等人。



“宇文先生,本官在此,有何话说?”封德仪高声叫道。



“呵呵!封太守你乃是大隋的三品地方大员,非是那唐壁的属官。如今唐壁与诸王造反,封大人也要随他造反乎?”宇文化及站在道义之上问着。



“呵呵!宇文大人此话差矣!你我虽都是大隋重臣,但也在各自藩镇中兼着差事,在大人眼中我是造反,但在下官眼中却是各自代表一方势力之间的争斗罢了。再说,你家晋王冒天下之大不韪,劳民伤财,兴师动众开掘河渠,以致民间疾苦,乱相四起。你宇文化及更是晋王杨广打手,在冀州犯下累累罪行,多少士族大家丧于你手,又有多少黎民百姓家破人亡,汝之罪过罄竹难书也!却在本官面前见说是非,是为不知耻也!”封德仪手指城下宇文化及批头便是一通大骂。



宇文化及倒是一副波澜不惊之状,身边亲卫们却是人人盛怒。



“呵呵!骂得好!骂得痛快!封大人自诩为清官,一心为民。却让老夫失望至极,正所谓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冀州永济渠已然开通,无需多时,汝便能看到冀州百姓变化,汝枉读诗书,不知开渠之便。本官暂且不说此事,如今这濮阳城本官已经下令午后便将东城门围城之军撤回,汝当知某意,数日来本官并未强攻,就是想封大人能知难而退弃了此城,以免两军死战,百姓涂炭。可知你这濮州仅此一城还在汝手中,已成孤城矣!守之何用?”



“哼!多说无益,若要我这濮阳城,还要看你有何能耐?我城中守军不下10万,你这30余万人马便想要攻破我这坚城,实属妄想!汝可自去,引兵来攻。”说完,封德仪大手一挥,城楼上守军尽皆举起手中弓箭指向城下宇文化及众人。



“唉!封大人珍重,还请三思为宜。”说完勒马转头引着众军校回营而去。



此乃宇文化及所设的迷惑之策,是为给午后东门伍天锡部撤围找一个理由,免得封德仪得知撤围后生疑。果然,封德仪已然落入算计之中,必不疑东门撤围。



“晋军撤了,快看。”正在东门城头上用午饭的濮阳守军们突然叫了起来并伴随着一阵欢呼声。



“快去报与太守大人得知。”城头守将吩咐副将道,这员副将忙放下碗筷,匆忙下城去帅府汇报去了。



“哦?呵呵!这宇文化及果然还是在用他那虚伪的围三缺一战术,以乱我守城将士军心。传令东城门守将,不可懈怠,以防晋军有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隋风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莫名堂阿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莫名堂阿伟并收藏隋风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