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文大人,我河间大军已经在黎阳城郊驻扎3日了,如今河面上已有我方船只准备就绪了,因何还不让我等登船出击?”
“天锡将军,虽然我这里万事俱备了,但尚缺主公一道将令,将令未到安敢动兵渡河?还是在静等几日吧!”宇文化及对一心想渡河过去与济南军交战的伍天锡说道,一席话顿时让伍天锡无话可说,只得悻悻而出。
“唉!主公那里不知何时令我等南渡啊?”宇文化及叹息着轻声问着帅府内的伍云召、鲁明星和凌敬等人。
“大人,主公自有他的考虑,多半是时机尚未成熟吧!我等就在等等何妨。”伍云召对众人说道。
“从前日主公派罗成和罗士信两位贴身大将从这里乘普通商船前去平陆支援李景将军看,应该是要等李景将军有了动作后,我这里人马才能南渡击唐壁。亦或是要等中原反王几十万叛军西征潼关去的远些,再让我等出兵吧!”凌敬小声为大家分析着。众人听了,不由点头称是。
“只可惜我军渡河之后要攻打的濮阳成原本守兵不多本可一战而下的,现在城中增兵已近10万,还加高的城墙,即便渡河之后,要想攻下也颇费时费力了。”宇文化及看着墙上的地图,叹息着说道。
“有无洛阳方面的消息了?”宇文化及抬眼问着账内中军旗牌官。
“禀大人,并无军情处有关洛阳反王的信息,只听得从洛阳到此的商队口中一些零星消息。”中军官赶忙应道。
“哦?说来听听。”
“城中商队说洛阳现在每日都在往潼关方向发送粮食,去往潼关的官道上尽是洛阳粮车,络绎不绝。”
“好啊!这就是最好的消息了。诸位大人你们看。”宇文化及听了中军官的汇报后精神顿觉一震,笑着对大家说道。
“通往潼关的官道往日因叛军西征的人马车仗等过多,拥挤不堪。现在却在运送军粮了,说明官道上的叛军已经抵达了潼关了。本官预料最多在等两日,主公将令必到。”宇文化及指着地图上洛阳以西的那条线,侃侃说道着。
“大人说的有理。最多2日洛阳运往潼关城下的粮草便能过了那函谷关,也就是我潞州大军从平陆南渡而击的时候。我黎阳城大军便再无顾虑可渡河作战了。”伍云召也分析者说道。
“通知下去,让将士们2天内作好南渡的准备。鲁明星将军你那里分出1千条大船随时准备顺河而上,我这里有千条渡船足以。”
“是,大人,末将这就去准备。”
与黎阳城宇文化及这里情况相同,此时太行晋军25万人马也都汇集到了泽州济源县。这里距离黄河渡口所在的温县最多60里,为确保消息不被走漏,济源守将小白猿侯君集早就将渡口船只管控了起来,并发出通告,未经许可私自登船过河或乘渔船捕鱼者杀无赦,沿岸巡逻的军兵也络绎不绝。这使得原本潜入济源城的洛阳细作根本无法将情报传过河去。
“裴大人,几时才能有船渡河啊?将士们都不耐烦了。”华公义问着只顾在昏暗的烛灯下研究地图的主簿裴蕴。
“怎么?等不急啦!呵呵!应该很快了。现在潼关和函谷关之间就是一个大口袋,总得让中原反王们都钻进去了之后,让李景将军把袋口扎住了,我等才能渡河取洛口。过河早了,岂不是让王世充西去的人马又赶回洛阳了?”裴蕴小声解释着。
“但这王世充叛军们的速度也太慢了些吧!这都十余日了,怎还未过
“宇文大人,我河间大军已经在黎阳城郊驻扎3日了,如今河面上已有我方船只准备就绪了,因何还不让我等登船出击?”
“天锡将军,虽然我这里万事俱备了,但尚缺主公一道将令,将令未到安敢动兵渡河?还是在静等几日吧!”宇文化及对一心想渡河过去与济南军交战的伍天锡说道,一席话顿时让伍天锡无话可说,只得悻悻而出。
“唉!主公那里不知何时令我等南渡啊?”宇文化及叹息着轻声问着帅府内的伍云召、鲁明星和凌敬等人。
“大人,主公自有他的考虑,多半是时机尚未成熟吧!我等就在等等何妨。”伍云召对众人说道。
“从前日主公派罗成和罗士信两位贴身大将从这里乘普通商船前去平陆支援李景将军看,应该是要等李景将军有了动作后,我这里人马才能南渡击唐壁。亦或是要等中原反王几十万叛军西征潼关去的远些,再让我等出兵吧!”凌敬小声为大家分析着。众人听了,不由点头称是。
“只可惜我军渡河之后要攻打的濮阳成原本守兵不多本可一战而下的,现在城中增兵已近10万,还加高的城墙,即便渡河之后,要想攻下也颇费时费力了。”宇文化及看着墙上的地图,叹息着说道。
“有无洛阳方面的消息了?”宇文化及抬眼问着账内中军旗牌官。
“禀大人,并无军情处有关洛阳反王的信息,只听得从洛阳到此的商队口中一些零星消息。”中军官赶忙应道。
“哦?说来听听。”
“城中商队说洛阳现在每日都在往潼关方向发送粮食,去往潼关的官道上尽是洛阳粮车,络绎不绝。”
“好啊!这就是最好的消息了。诸位大人你们看。”宇文化及听了中军官的汇报后精神顿觉一震,笑着对大家说道。
“通往潼关的官道往日因叛军西征的人马车仗等过多,拥挤不堪。现在却在运送军粮了,说明官道上的叛军已经抵达了潼关了。本官预料最多在等两日,主公将令必到。”宇文化及指着地图上洛阳以西的那条线,侃侃说道着。
“大人说的有理。最多2日洛阳运往潼关城下的粮草便能过了那函谷关,也就是我潞州大军从平陆南渡而击的时候。我黎阳城大军便再无顾虑可渡河作战了。”伍云召也分析者说道。
“通知下去,让将士们2天内作好南渡的准备。鲁明星将军你那里分出1千条大船随时准备顺河而上,我这里有千条渡船足以。”
“是,大人,末将这就去准备。”
与黎阳城宇文化及这里情况相同,此时太行晋军25万人马也都汇集到了泽州济源县。这里距离黄河渡口所在的温县最多60里,为确保消息不被走漏,济源守将小白猿侯君集早就将渡口船只管控了起来,并发出通告,未经许可私自登船过河或乘渔船捕鱼者杀无赦,沿岸巡逻的军兵也络绎不绝。这使得原本潜入济源城的洛阳细作根本无法将情报传过河去。
“裴大人,几时才能有船渡河啊?将士们都不耐烦了。”华公义问着只顾在昏暗的烛灯下研究地图的主簿裴蕴。
“怎么?等不急啦!呵呵!应该很快了。现在潼关和函谷关之间就是一个大口袋,总得让中原反王们都钻进去了之后,让李景将军把袋口扎住了,我等才能渡河取洛口。过河早了,岂不是让王世充西去的人马又赶回洛阳了?”裴蕴小声解释着。
“但这王世充叛军们的速度也太慢了些吧!这都十余日了,怎还未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