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
中原诸王反叛会盟出兵的消息早就被晋阳细作报到了李渊耳中。随之,晋王一方的积极响应动兵消息也陆续传了过来。此时李渊看着手中数份密报,激动的手脚颤抖,嘴角抽搐。
“快,快传众文武进府议事,快去!”
很快得到消息的一众文武官员纷纷来到王府大殿聚齐,不少人都在暗自商议探听着,唐公急切间招大家进府所为何事,就连首席大臣裴寂也是一脸漠然。
“禀王爷,文武大臣皆以到齐,可以开始了。”一个近侍官小声对李渊说道。
“嗯!”李渊一挥手,禀退近侍。
抬眼看向阶下众文武,随即开口说道:“今日急招各位大人将军到府,实因事出有因。”
见座上的唐公李渊开口说话了,阶下众文武便都不在私议,静听下文。
“本公得到中原消息说那洛阳王王世充汇同唐壁、沈法兴等十余位大小藩镇会盟与洛阳欲起兵反隋,极力阻止晋王在其属地开掘新渠。数日内,诸王便要聚兵攻打潼关了。又有探报说晋王杨广那厮也正在调兵遣将,欲以一己之力抵抗诸反王之兵。可说是中原大乱,天下大乱矣!本公召集诸公到此正为商议此事。”
“唐公,这乃是天赐良机呀!我晋阳正可与中原诸王南北呼应起事。”大学士温大雅率先提议道。
“嗯!玄真先生以为如何?”李渊问向内史令裴寂。
“唐公,若我晋阳也出兵南下击河东,若是突厥也趁机南下侵我晋阳,又当如何应对?卑职以为此事当慎重。”裴寂并无李渊、温大雅等人那般乐观,相反作为汉臣眼见中原大乱又起,首先想到的便是北方异族可能的异动。
“唐公,裴尚书说的有理啊!历次中原大乱都被北方鞑虏利用,这次也是必然,虽我晋阳与突厥沙钵略汗有互不相侵协议,但突厥鞑子原本就是见利忘义之辈,虽有协议仍不可不防。”兵部侍郎唐俭冷静的说道,身边站立的侍郎从事李靖也暗暗点头着,眉毛蔟成一团。
“彦博(温大雅字)与茂约(唐俭字)之言各有道理,如若联合突厥动兵南下又当如何?”李渊迟疑着又问道。
“不可!五胡乱华之事尚未远去,岂能再作那亲痛仇快之事!”
一声断喝犹如晴空巨雷般在殿中炸响!李渊和众官闻声大惊,忙看向说话之人,原来急切间叫出此言者正是兵部从事官李靖李药师也。
李渊听了脸色不禁一沉,面色铁青。李靖之言犹如给他当众一记耳光,脸上火辣辣的。
“李靖,不可胡言。借助外势获取利益自古有之,何来亲痛仇快之说?勿复言尔!”温大雅高声呵斥着年轻的李靖道。李靖自知失言,忙低头不语,躲在唐俭身后。
“岳丈,小婿有一言。”柴绍见好友被晋阳重臣当庭呵斥,自己岳丈也脸色难看,忙上前搭话,以免众人更加针对李靖。
“讲!”李渊语气中仍旧有些怨气。
“岳丈,不管我晋阳单独出兵还是汇同突厥用兵南下,当直面河东晋王几处人马。小婿历次入河东所见,无论中原还是冀州或是吐谷浑乱时,防范我晋阳的几处从无变化。粗算几处晋军人马总计不下20万,更有杨广最信任的几个大将领兵防我晋阳,我晋阳若南下侵河东几无成算,不若坐山观虎斗,静观其变最好。”
“唐公,老臣以为柴嗣昌之言有理。更何况河套
中原诸王反叛会盟出兵的消息早就被晋阳细作报到了李渊耳中。随之,晋王一方的积极响应动兵消息也陆续传了过来。此时李渊看着手中数份密报,激动的手脚颤抖,嘴角抽搐。
“快,快传众文武进府议事,快去!”
很快得到消息的一众文武官员纷纷来到王府大殿聚齐,不少人都在暗自商议探听着,唐公急切间招大家进府所为何事,就连首席大臣裴寂也是一脸漠然。
“禀王爷,文武大臣皆以到齐,可以开始了。”一个近侍官小声对李渊说道。
“嗯!”李渊一挥手,禀退近侍。
抬眼看向阶下众文武,随即开口说道:“今日急招各位大人将军到府,实因事出有因。”
见座上的唐公李渊开口说话了,阶下众文武便都不在私议,静听下文。
“本公得到中原消息说那洛阳王王世充汇同唐壁、沈法兴等十余位大小藩镇会盟与洛阳欲起兵反隋,极力阻止晋王在其属地开掘新渠。数日内,诸王便要聚兵攻打潼关了。又有探报说晋王杨广那厮也正在调兵遣将,欲以一己之力抵抗诸反王之兵。可说是中原大乱,天下大乱矣!本公召集诸公到此正为商议此事。”
“唐公,这乃是天赐良机呀!我晋阳正可与中原诸王南北呼应起事。”大学士温大雅率先提议道。
“嗯!玄真先生以为如何?”李渊问向内史令裴寂。
“唐公,若我晋阳也出兵南下击河东,若是突厥也趁机南下侵我晋阳,又当如何应对?卑职以为此事当慎重。”裴寂并无李渊、温大雅等人那般乐观,相反作为汉臣眼见中原大乱又起,首先想到的便是北方异族可能的异动。
“唐公,裴尚书说的有理啊!历次中原大乱都被北方鞑虏利用,这次也是必然,虽我晋阳与突厥沙钵略汗有互不相侵协议,但突厥鞑子原本就是见利忘义之辈,虽有协议仍不可不防。”兵部侍郎唐俭冷静的说道,身边站立的侍郎从事李靖也暗暗点头着,眉毛蔟成一团。
“彦博(温大雅字)与茂约(唐俭字)之言各有道理,如若联合突厥动兵南下又当如何?”李渊迟疑着又问道。
“不可!五胡乱华之事尚未远去,岂能再作那亲痛仇快之事!”
一声断喝犹如晴空巨雷般在殿中炸响!李渊和众官闻声大惊,忙看向说话之人,原来急切间叫出此言者正是兵部从事官李靖李药师也。
李渊听了脸色不禁一沉,面色铁青。李靖之言犹如给他当众一记耳光,脸上火辣辣的。
“李靖,不可胡言。借助外势获取利益自古有之,何来亲痛仇快之说?勿复言尔!”温大雅高声呵斥着年轻的李靖道。李靖自知失言,忙低头不语,躲在唐俭身后。
“岳丈,小婿有一言。”柴绍见好友被晋阳重臣当庭呵斥,自己岳丈也脸色难看,忙上前搭话,以免众人更加针对李靖。
“讲!”李渊语气中仍旧有些怨气。
“岳丈,不管我晋阳单独出兵还是汇同突厥用兵南下,当直面河东晋王几处人马。小婿历次入河东所见,无论中原还是冀州或是吐谷浑乱时,防范我晋阳的几处从无变化。粗算几处晋军人马总计不下20万,更有杨广最信任的几个大将领兵防我晋阳,我晋阳若南下侵河东几无成算,不若坐山观虎斗,静观其变最好。”
“唐公,老臣以为柴嗣昌之言有理。更何况河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