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亲信将领带着赶去诸城驻守。这样的话,实际已将东海郡分成了东西两部,西部沿海诸县将成为晋王杨广的势力范围,更与琅琊连成了一片。



天色放亮之后,高密城上的官军才发现城外流寇营寨中除了几处篝火燃尽后的青烟外,整个大寨已经空无一人了。



午时未到,由来护儿和罗士信带领的2万东莱军便抵达了高密城外。东海郡守及官吏们出城迎接东莱援军,来护儿原本就是官场上的人,见过世面,应付这些地方官吏绰绰有余。大军并未进驻城中,而是在前往距此东南方向60里外的胶西县城驻守,顺便往东南方向追击一程流寇。高密城这里便留下李太智等文官进城与东海郡守办理胶州城交接手续,以便东莱军彻底击溃入境流匪后驻守胶州城。



简断节说。在李太智的布置下,东莱军在整个东海郡内连续清剿了近半个月的流匪,将境内流匪全部驱离到临近琅琊的诸城后才班师回郡府治所高密城。当然也趁“剿匪”之际将东海官府管辖力度最弱的几处临海县城,如胶南县、琅琊县和崂山县收入了东莱军手中。



至此,杨二此番出兵目的完全达到。几处新占县城原本也是唐壁无暇管理的极偏远穷逼,缺乏人口的蛮荒之地,见已被晋王占了,也懒得为此去和晋王交涉,由他去了。



“公石兄,你的人马到齐了吗?”李太智问着刚带人马到达胶州海边的辅公石,按原计划辅公石2万人马该在这里登船返回琅琊郡日照县的。



“大人,下官人马全部到了,随时可以登船。”辅公石见周围几人都是自己从江淮带过来的亲随将领,便不顾及了对李太智轻声说道。



“好!立刻顺序登船,每船上2000人,船上已有干粮、饮水供给。”李太智听了大喜。



辅公石转身对身后众将使了个眼色,众将便心领神会了,忙去安排兵马逐次上船。这2万士卒都是步兵,如是翻山越岭回返琅琊的话甚是辛苦,这下有海船乘坐返回也都开心不已,特别是每艘船上都备足了各种干粮,这让登船的士卒们更是欣慰。



至此,东海战事平息。一座尚未开发的优质避风军港---胶州湾完整的收入了杨二的手中。这时胶州湾出海口的滩涂平原上还是一片空白,后世的青岛市还毫无踪迹。



“怎么会这样?”唐壁在帅府桌案上愤怒的拍着桌子大叫着。



“王爷啊!如今沂水县城已失,守将连明被贼寇重伤生死不明。贼寇3万人马现在正欲攻击我蒙阴城,若是蒙阴有失将截断我费城联系,费城也必然失守啊!贼兵势大,唐帅如今兵少无法前往蒙阴城增援,请王爷早作定夺啊!”堂下叫屈之人乃是琅琊郡东安府唐进的心腹家将,也是唐壁府中心腹老兵。今日持唐进告急文书星夜赶回济南府向自己的老主人唐壁汇报道。



“蒙阴城樊虎将军能支撑多久力保城池不失?”唐壁问道。



“王爷,樊虎将军镇守蒙阴城之兵不过5千,攻城贼兵在数万之上,加之贼兵手中现有一物颇为厉害,可将城门直接炸毁,不必专为攀爬城墙就可破城而入。樊虎将军必不能久守,望王爷早发救兵与安东。”



唐壁听了沉吟不已,心中暗急。原本想一举歼灭后方草寇势力,现在却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让琅琊郡流寇势力越做越大了。



“你且先下去休息,待本王三思而定。”



堂下心腹家将听唐壁如此说,也不在说话,拱手而退。



“先生,如今已然糜烂,如之奈何?”唐壁摇着头对堂下旁听的高可仁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隋风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莫名堂阿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莫名堂阿伟并收藏隋风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