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不同,懂吗?本王就不好那口,不行吗?滚一边去。”杨二没好气的小声怼着仲坚,顺手在他头上用折扇敲了一下。



出尘在一旁听得清楚,手拿佛尘遮住嘴只顾看着杨二笑。心想,真乃是口是心非之徒!



到了汤记铁匠铺,一切都很简单。杨二拿着笔在白纸上简单的画了一些图案标了尺寸大小,并跟汤铁匠详细说明了下打制的要点后领着众人返回。路上叮嘱杨兴两日后过来取回成品。



刚回府进入前厅,就见前厅一人从座位上起身向杨二施礼并自报家门道:“耀县卢照邻拜见千岁。”



“哦。你就是卢照邻?”杨二围着卢照邻转了半圈,见此人年龄在35岁上下,瘦而尖的一张脸,白白净净的,颌下稀疏的长着几根髭须,双目细长,眼光有神。在杨二眼中此人面像不似忠厚诚实之人,倒像是一肚子算计的门房算账先生。



“禀王爷,在下正是卢照邻,与孙神医原为同乡街坊,自小相熟,也曾跟随孙神医学过几天道行,终因定力不够,半途而废。只在县府谋定一闲职,权做糊口。今接神医书信,举荐小人到千岁处献力,小人这是不请自到了,千岁爷勿怪!”卢照邻谦虚的小声解释着。



杨二听了点点头,说道:“我听孙神医说卢先生精通算学,对商学之道也颇有研究。我府上正缺少先生这样的人才,就先在我这里屈就王府内史从事一职如何?”



“只要能将所学尽皆施展,王爷让在下做什么都行。不过,孙神医在信中说起他那医馆发行股证一事,对此在下颇为不明,还望王爷指点迷津。”卢照邻此时显得异常谦虚,眼中也充满了求知的欲望。杨二心想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就是单纯,就为弄懂一个书上没有过的新词,就愿意辞官登门当面求解,古人就是一根筋呀!



“我对孙神医说过,本王愿以皇室为保,以他神医之名为本,发行售卖三种不同面额的股证。暂称之为“回春堂股证”吧!其中面值最低者,面向大众主要是小康之家,这包括小产业者、小农场主、低层级官员等,股证面额可定位50两纹银,限额发售3000张,是为三类股证。以后,持此股证就医者无需排队,就医不收取诊费、药费,任意时间都可上门就医,适用于全家直系亲属。可谓持一证即可保全家安康。



面额为1000两纹银的股证,售卖300张,此为二类股证,持有者除享有以上权限外,还可自行预约到回春堂就医的时辰,可直接享有到内室接受孙神医亲自诊病的机会并可获得神医特制的养生方子,也可推荐亲朋前来就医享有同等待遇。



面额最高者定为10000两纹银股证,数量仅为30张,为一类股证。除享有以上所有优惠外,可享有神医上门诊病的特权,直至病好,并享有半年以内的保养权,即身有不适,派人呼唤神医,神医必到。



以上三证各有不同,适用于不同阶层的病患,举个例子,长安县丞大人如若看病,岂能与百姓同列排队。县丞必然会购买那价值千元的股证的。如此以上三种面值的股证全部发售后可为回春堂募集到75万两白银,亦不为小数了。足以解穷苦百姓看病无钱之痛矣!”



杨二轻摇折扇侃侃而谈,似是云淡风轻。那听者卢照邻此时目瞪口呆,尚在领悟回神中。



“王爷此计当可行,那回春堂我自去看过,每日排队候医者不下千人,富人岂有时间排队耽搁病情,自是会购买特权股证,以确保及时就诊保命。再者,回春堂股证也为身份象征,此证本身颇具价值,关键处甚至可以持证作担保之用。”卢照邻想通各环节之后,连声叫好起来。



“卢先生倒是提醒了本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隋风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莫名堂阿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莫名堂阿伟并收藏隋风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