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掠为生。去年中原诸王反隋大败后,孟海公也被杨广烧死,但其手下大将也是其亲外甥尚义明和军师白顺却得以逃脱,二人便去蓬莱投奔了刘元进。一年来在军师白顺的谋划下,湖匪喽啰便由数百发展至两千余人,附近官府便更不敢轻易下湖去剿了。月前,刘元进更是趁大隋南侵,我陈国疲于应付之际,自立为吴王,大肆收留我陈国各处逃兵,逐渐做的大了。那杨玄感原本也是一路反王,本就与孟海公有旧,也与尚义明私交甚好,早就得悉尚义明在太湖为贼。自杨玄感父子来到我陈国便有过几次和尚义明的书信来往,在杨玄感家中,属下亦搜出了这几封书信,皆是勾杨玄感去往太湖入伙的。是故,属下以为杨玄感父子必是去了太湖。”记室张开一顿解释道。



“嗯~如此说来他二人去投太湖为湖匪便毋庸置疑了。唉!只是可惜被他逃了去。张开啊!你这差事办得让老夫失望啊!”



“属下办事不利,请相爷责罚。”张开忙跪下说道。



“事已至此,罢了!起来吧!还是怪你太自以为是了,没料到他二人如此狡猾,唉~”孔范心中直叹可惜,如此一个可以巴结隋皇杨广的功劳黄了。



那日,张开领受了孔范的命令带着相府家将十余人,拎着数坛好酒前去杨玄感在建康城的居所时,却发觉杨玄感父子并未在家。据家中下人说,自隋军南侵之日起,杨玄感和朱登二人便去了城中军营,平时就难得回来。



张开只得带着家将去往杨玄感任职的军营去找。找到杨玄感父子后,见他二人皆是军中校尉军官打扮,身边围绕近百士卒,不便下手。张开只能以到城中酒楼喝酒为名约杨玄感父子出营,再相机行事。但他却极度低估敏感的杨玄感了,能数次死里逃生早就使杨玄感时刻保持着警觉。这也是为何战事一起,他便带着朱登住进了军营的原因。



李密拜在了孔范门下之后,杨玄感敏感的神经便更加的紧绷起来,他倒是并不怀疑李密,但却对孔范招揽李密分化自己的举动生疑。因为他熟悉孔范为人,一旦陈国兵败,孔范必定投隋。与隋军的数次交战,让他十分清楚隋朝军队的强大,是陈国军队根本无法比拟的,陈国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而此时,自己并不熟的相府记室官张开突然找到军营,拉自己出营喝酒,又见他身后的相府家将个个凶恶,这让多疑的杨玄感嗅到了危机,岂能不防。



张开见杨玄感以军务在身为由拒绝了自己的邀请,一时也无法,只得退出军营另寻机会,这取杨玄感父子首级一事便耽搁了下来。也是杨玄感的警觉救了自己一命。



“义父,张开仅是相府一记室,平素与我父子并无往来,却寻至营中,突然请我父子出营喝酒,此事颇不寻常。”连朱登都能看出了事情的突兀。



“是啊!此事古怪。李密先生近日与孔相过从甚密,渐有疏远我父子之意。我父子二人身份敏感,在此恐生变故啊!”看到张开悻悻然离去,杨玄感便自觉不妙起来。



“义父,听军中传言,隋军各处均得大胜,兵威逐渐指向建康城了。我父子二人在此军中度日,难道真要为陈国殉葬不成?”



“登儿,你想多了。到隋军兵围建康时,根本轮不到你我出战,为父料定陈后主必出城纳降以全性命。”



“啊?竟如此连江山都弃了。”



“他不弃又如何?届时满朝文武必定以孔相为首,为保富贵,力劝其降,他敢不降?登儿,这里不能留了,今晚便潜出城去。”



“义父,是要去投太湖尚义明么?若是,登儿先去李先生府中,告知先生随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隋风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莫名堂阿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莫名堂阿伟并收藏隋风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