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还有最后最最不能错过的东西,节日特色美食!



花朝节最有名的是花糕: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蒸制成糕。但传说始于女皇执政时期。



女皇嗜花成癖,每年夏历二月十五花朝节这一天,她总要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蒸制成糕,用花糕来赏赐群臣。



上行下效,从官府到民间就流行花朝节活动。



这也是食花糕的由来。



还有就是吃花,



太宗在花朝节这天曾亲自于御花园中主持过“挑菜御宴”,很是有名。



还有一个比较普通没有特色的春菜粥,其实就是粥里放雪菜(或加毛豆)小辣椒等。



嗯,味道还是很不错的。



清粥小菜偶尔也要试试嘛。



当然,花朝节必不可少的就是花了。



即便是以前,国人的花情愫依然是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其形成与发展也随看国运和文化的兴衰而起落。



在她的世界,全球约有花卉3万种,原产于她的故国的花卉就有1万~2万种。



故此,许多国家赞誉“没有中国的花卉,便不成花园”。



爱花是国人的传统,古往今来,人们或观赏花的姿韵,或品尝花的美味,更赋予其各自的文化品格,每种花蕴含着不同的人格寓意。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插花这个环节了。



插花,也叫花艺,和茶道一样,也是没落于本土,兴盛于他乡的传统艺术之一。



李宁每每思及此,都略感郁郁。



虽然国家大力宣扬传统文化传统艺术,但是想要真正重新兴盛起来,还遥遥无期。



正因为如此,插花还分中西艺术呢。



传统的插花艺术与西方花艺最大的区别在于:西方重造型,而我们重意态。



中花艺强调:自然之真——保持花木的自然生态,依据季节造型;人文之善——重视其敦睦人伦的社会效益;宗教之圣——花是有助悟道的圣物,常以花供佛、以花修道;艺术之美——从选材到搭配,讲究和谐、清雅、明秀。



祖国的艺术,基本上都是看重意境的。



李宁亲手插了花,送给李岚,作为临别礼。



插花里有只柳枝。



折柳赠别是一种行旅风俗,在诗文、戏曲和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均有反映。



关于这个习俗的由来,相传是取自于《诗经》中的《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柳”与“留”谐音,借此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此外,俗语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柳树生命力很强,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折柳送别,也就寓含着希望远行的人,能够在他乡顽强地生活下去。



同时,折柳赠别是对旅人行途安全的祝吉。



古人视柳树为可以辟邪却鬼的“鬼怖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山河纵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明日当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明日当歌并收藏山河纵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