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22章 理所当然
事慢慢扩散了。
不止是陆家知道,京里其他门第也听说了,甚至市井坊间也有耳闻。
“你们不知道,太子妃这些年旧病缠身,快要不行了。
她在成阳侯那里住院了一个月,恢复了健康。
成阳侯救了她一命,向她讨要一柄如意,她怎么也得给。”
“住院是何意?”
“这个是成阳郡主在梁国时候就有的。
她不到你家里看病,要你转到她准备的院子里。
期间,不许家人探望,病好了才能接回来。”
众人没见过这样的规矩,有些诧异,倒是更议论开了。
不过,舆论居然觉得能理解。
“……她那么好的医术,避着人,不肯叫人学了去,这很正常。”
“我从前病着的时候,家里人时不时到床前哭一会,我还得安抚他们,着实疲倦。
若能有地方住着,静静养病,我倒是能快些好起来。”
“太子妃以前是什么病?”
大皇子回京几年了,从来不见柳氏露面。
那时候太子就说过,他的王妃生病了,在她娘家的老宅养病,孩子们也在外祖家。
到底什么病,大家都不知。
只是听闻,太子妃之所以进京,是因为成阳侯说自己能治。
太子妃回京之后,也是直接住到了庄王府。
等她再次露面的时候,已经是个正常人了,只是略显得单薄清瘦。
原来是病了好几年。
说起太子妃,又说起庄王府跟成阳侯的时候,话题就多了起来。
正好又是正月,大家都需要走亲访友,话题不断。
修竹回“娘家”住,四下里走动。
过年了,那些老主顾,她也要维护,上门拜年,给人家送新春的新鲜胭脂小样。
大家都知她成亲的事。
大户门第只当她是个体面管事,没想过和她走动,所以她成亲也没人送礼金。
只是后来听说,她的第一抬陪嫁是太子妃赏赐的,陆家也送了重礼,大家有点后悔了。
事后补礼金不恰当,但恭贺她新婚,送些首饰是适合的。
修竹第一家去的是裴宰相府上,裴家的四夫人乃是戴景阁大主顾。
裴四夫人亲自见到了她,夸她最近气色好,又对管事妈妈说:“我过年新打的那对镶嵌红宝石的金镯子,拿出来赏修竹。”
修竹道谢,直接褪了自己手腕上的镯子,把裴四夫人送的换上了。
她往其他人家走动,总有人夸她这镯子好看,问是不是戴景阁也要卖首饰,她就说是裴四夫人送的。
裴四夫人送的金镯子,加上太子妃娘娘赏赐的玉如意,让修竹行走更方便。
大家多多少少会高看她一眼。
她收了不少的首饰,也送
不止是陆家知道,京里其他门第也听说了,甚至市井坊间也有耳闻。
“你们不知道,太子妃这些年旧病缠身,快要不行了。
她在成阳侯那里住院了一个月,恢复了健康。
成阳侯救了她一命,向她讨要一柄如意,她怎么也得给。”
“住院是何意?”
“这个是成阳郡主在梁国时候就有的。
她不到你家里看病,要你转到她准备的院子里。
期间,不许家人探望,病好了才能接回来。”
众人没见过这样的规矩,有些诧异,倒是更议论开了。
不过,舆论居然觉得能理解。
“……她那么好的医术,避着人,不肯叫人学了去,这很正常。”
“我从前病着的时候,家里人时不时到床前哭一会,我还得安抚他们,着实疲倦。
若能有地方住着,静静养病,我倒是能快些好起来。”
“太子妃以前是什么病?”
大皇子回京几年了,从来不见柳氏露面。
那时候太子就说过,他的王妃生病了,在她娘家的老宅养病,孩子们也在外祖家。
到底什么病,大家都不知。
只是听闻,太子妃之所以进京,是因为成阳侯说自己能治。
太子妃回京之后,也是直接住到了庄王府。
等她再次露面的时候,已经是个正常人了,只是略显得单薄清瘦。
原来是病了好几年。
说起太子妃,又说起庄王府跟成阳侯的时候,话题就多了起来。
正好又是正月,大家都需要走亲访友,话题不断。
修竹回“娘家”住,四下里走动。
过年了,那些老主顾,她也要维护,上门拜年,给人家送新春的新鲜胭脂小样。
大家都知她成亲的事。
大户门第只当她是个体面管事,没想过和她走动,所以她成亲也没人送礼金。
只是后来听说,她的第一抬陪嫁是太子妃赏赐的,陆家也送了重礼,大家有点后悔了。
事后补礼金不恰当,但恭贺她新婚,送些首饰是适合的。
修竹第一家去的是裴宰相府上,裴家的四夫人乃是戴景阁大主顾。
裴四夫人亲自见到了她,夸她最近气色好,又对管事妈妈说:“我过年新打的那对镶嵌红宝石的金镯子,拿出来赏修竹。”
修竹道谢,直接褪了自己手腕上的镯子,把裴四夫人送的换上了。
她往其他人家走动,总有人夸她这镯子好看,问是不是戴景阁也要卖首饰,她就说是裴四夫人送的。
裴四夫人送的金镯子,加上太子妃娘娘赏赐的玉如意,让修竹行走更方便。
大家多多少少会高看她一眼。
她收了不少的首饰,也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