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他早期拜王宣、林福为师学习《易经》,经过《易经》推算,掌握兵法。实际上兵法和风水,阵法,几乎一类,所谓兵不厌诈,聪明的人都是掌握兵法之人,而兵法之上,则是蔚为大观的《易经》。周泰之前贵为明道宗弟子,学习的不是《易经》,却是另一门属于中原世界的计算方法。



丁耒在想,这个属于全才的俞大猷,若是拜师一番,加入他的名下,是不是能够学得一二《易经》皮毛。即便这个世界的物品不能被带走,可是他聪明伶俐,只要他看过的东西,就会过目不忘,趁着这个机会,不如想办法学到《易经》。



若是掌握了《易经》,对于人体,磁场,风水,都有更为深邃的见解了。



不过丁耒也知道,自己要接触俞大猷,比登天还难,自己这般算计,别人也会算计,都想要巴结俞大猷,“侠义榜”侠士这么多,来到这个世界完成任务,那便打乱了整个世界的节奏。



更别说有戚继光的手下,戚继光此人,在历史上看似正义凛然,实际上他跟张居正有着不为人知的关系。张居正此人地位可想而知,当朝红人,内阁首辅,如此权势之下,这才保得一个普通将领戚继光,节节攀升。



戚继光纵然有很多功绩,但这些功绩之所以扬名立万,比起俞大猷更加知名传承,那便是张居正等人的功劳了。没有张居正,就没有一个蒸蒸日上的戚继光。



两个人几乎一条裤子,直到张居正死了之后,戚继光这才由盛转衰,心中即便百般无奈,可是命运捉弄便是如此,戚家军再强,也是靠这一口饭吃,一把戚家刀,一个内阁首辅,这才昌盛之今。



丁耒熟读经典,熟读历史,对于大明世界,早就了解多时。



现在还是嘉靖帝的时代,整个明朝海禁还未达到巅峰,若是到时候万历当朝,那整个明朝大地,都会摇摇欲坠,甚至再过上几十年,便发生李自成兵变,旗人入侵,到时候山山水水,破败不堪,一呼痛哀,百姓疾苦,不足以言道。



丁耒之所以选择俞大猷,正是因为他掐指一算,今年刚好是俞大猷出狱的一年,趁着这个大好势头,他正好巴结一下,选择加入俞家军,而不是戚家军。



戚继光此人,丁耒从历史概况来看,就觉得此人是有真才实学,虽然发明了戚家刀,发明了鸳鸯阵,车营,可是此人的人品却有待考究,不然张居正为何一死,他的地位就一落千丈。在朝野内,结党营私,本不是稀罕之事,可是若是为了一己私利,排除异己,那就不然了。



丁耒知道,俞大猷的入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戚继光的崛起,俞大猷的时代已经逐渐退去,而戚继光上位,才能更好的抗击倭寇,下一代,下下一代,让倭寇闻风丧胆。



不得不说,丁耒不喜欢戚继光,可还是觉得此人武功本领尚在,不然何至于一介将领,胜过多少战役?



俞大猷的功绩也是可以承认的,但比起戚继光来,缺少的是后人的编纂,揣测,以至于在历史并不出名。



丁耒看向陈猛烈,道:“今年是嘉靖三十八年吧。”



陈猛烈点点头道:“正是此年,现在嘉靖帝信任戚继光,而不信任俞将军,说实话,实在是我们大明之不幸,我就怕有朝一日,倭寇进军整个大明,到时候世界浮沉,火光冲天,百姓悲惨,该如何处之?”



丁耒道:“放心,倭寇倒是不要紧,你们需要在意的是,北方的旗人。”



“旗人?”陈猛烈是南方人,不知实情,摸不著头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侠义榜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轩辕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轩辕律并收藏侠义榜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