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使得河南镇处在了今天进退维谷的困境里。



但应该要说的一点是,即便如此,陈永福其实还可以为自己谋取到更为有利的地位。最差,也不至于让他像今天这样,毫无办法地落在了闯军的彻底包围之中,成为了任李来亨揉捏的案板鱼肉。



可是陈永福的胆大心细,让他对小袁营这支兵力强盛的部队产生了过分的心思。



以他自己的估计来看,河南镇足可以同闯军最精锐的部队抗衡,小袁营又是闯军之中一支很有勇名的部队。



一旦自己和袁时中结盟合作,甚至于是利用朝廷的名器恩威,设法将小袁营吞并。那样河南镇的处境就将获得极大的改善,陈永福甚至因此产生了别样的心思,河南镇和小袁营联手,大可以主导徐州剿总,为自己将来牟取到一个世镇徐州,甚至于是世镇淮扬的地位。



而且陈永福也认为,接纳小袁营加强自己的兵力,即便激怒了闯军,吸引到闯军的攻击,可是也增强了自己的实力。



在激怒闯军和增强本军实力这两点上,胆大心细的陈永福,自然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更为积极、更加由自己来掌握主动性的后者。



特别是在和小袁营会师以后,陈永福和袁时中多番接触,很快就把握到了袁时中这个人的性格特点。



陈永福对袁时中那种忠于朝廷的坚定“信仰”,大感惊奇,又觉得奇货可居,感到只要自己握住朝廷名器这一点,就可以轻轻松松化小袁营为自己的私兵。



这一切事情和因素,终于把自作聪明的陈永福,把明军这一员善战的将领,引到了死守马牧集的归路上。



当李来亨率领闯军,在砀山之西鏖战八旗兵的时候,包围马牧集的闯军留守部队兵力,已经下降到了二三千人。



袁时中彼时已经一再要求出兵力行突围,可陈永福却一方面不敢轻易相信李来亨会把部队突然调走;另一方面也对一旦突围失败,自己兵力受损的前景感到担忧,他是认为兵力如果受损,那样或许就连闯军制将军的位置都捞不到啦!



这是陈永福失算的一招,从这点来说,他比起有信仰、有信念的袁时中来说,就差了一层。哪怕袁时中的信仰、信念,其实只是谁都知道、谁都能看破的水中月、镜中花,可毕竟这层信念能够让袁时中做出坚定果决的行动来。



陈永福的一切做法,包括他救出小袁营,又一再拿小袁营做筹码,在进与退、降与战、守与走之间,犹豫不决、徘徊往复的做法,无非是为了保有个人的功名权位。



等到李来亨率领楚闯主力赶回马牧集以后,其实马牧集守军的希望就已经彻底破灭了。只是陈永福还对徐州剿总的救援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等到那数不清的真鞑首级堆成京观以后,他才终于明白,才终于醒悟了过来。



可是都到了这种时候,马牧集的明军早就已经成为了一颗熟透了的果实,即便陈永福不说什么“阵前起义”的荒唐之话,难道李来亨就不能顺手将这颗果实摘取下来吗?



就连陈永福自己,其实也对前途感到一片无望。



马牧集之战打成这副样子,全因为自己一人犹豫不决、不能下定决断的缘故,最后还连累了袁时中!



他说阵前起义,也只是希图能够利用和李来亨、陈荩等人的老交情,起码为自己和河南镇保有一个比较体面的结局。



“陈将军深明大义,阵前反正,这当然是一桩大功!使君必定会露布飞捷,传书汴门,使大元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明末不求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宇文郡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宇文郡主并收藏明末不求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