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却在兖州文庙里成为了一条绳子上的蚂蚱。



他们的武器极少,只有四五支长矛和三副弓,一领盔甲都没有只有那个出了名刻薄的胥吏,他手上紧紧抓着的一支鸟铳还算利器。



“这些人疯了吧”



李率泰震惊了,他是汉人不,更准确来说应该是汉军旗人。李率泰对于这些匹夫的殊死一搏,除了不可思议的震惊只有彻彻底底的鄙夷。



“这些人自己寻死,也就别怪我大开杀戒了。”



李率泰阴沉地说完这句话,便挥挥手让手下的汉军们放火烧毁文庙,他根本没打算派兵进去一个一个地将这些蝼蚁般的匹夫杀掉。



这些人不过是自己寻死,识时务者为俊杰,他们如果乖乖听话,或许在遏必隆一类满洲亲贵游戏似的屠杀以后,还能保住一条性命,跟着大军去辽东安家。



大清待有谷之人如父之待子



如果他们能够认清形势,跟着大军出关,只要肯努力,不愁不能从奴隶变成满洲世爵们的包衣,将来抬旗出人头地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大清的上升渠道,远胜于大明啊那些奴隶纯粹是自己又懒又蠢还不努力罢了。



“寿畴遏必隆玩得有点过火了,他从中午一直射猎到现在,把我们俘虏的明朝奴隶射杀了六七百人之多这实在太浪费了”



李率泰的部下已将火焰点燃,橘红色的火苗慢慢吞噬了整个文庙,孔子、孟子,诸圣们的泥塑木雕并没有发挥出神奇的功效,而只是被火焰轻而易举地摧毁了。那些死守在文庙里的兖州人,在这绝望的形势下,陆续有人自杀,也有人精神崩溃冲了出来投降,还有些人则默默地死在了烟雾和火焰之中。



这场景没有动摇李率泰的内心半分丝毫,可是李国翰说的话倒是让他愣了一下。



李国翰也是汉汉军旗人,他父亲李继学本来是在辽东一带经商的商人,杨镐经略辽东时,李继学曾经代表明朝通使于努尔哈赤。天命六年,努尔哈赤克辽阳,早和清军有所勾结的李继学也就顺势投降了东虏,被授予都司之职。



李国翰袭封了他父亲的世职三等男,又被皇太极授予侍卫,赐号“墨尔根”。也是清军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



他的目光比轻放狂妄的遏必隆慎重许多,一开口就让李率泰重视起问题来了。



正如李国翰所说的,清军这回入关,并不是为了只有发泄意义的屠杀而来,而是为了掠夺足够的财货和奴隶,来为行将崩溃的辽东经济补血。



皇太极虽然取得了松锦大战的最后胜利,可这一场熬垮了明朝的战略决战,同样给基本盘更小的东虏造成了空前巨大的物质压力。



清军为了胜利,撑住了这种压力。现在他们取得了胜利,自然首先就要通过掠夺明朝,来补充松锦大战时自己的巨大损失。



清军是为了掠夺奴隶而来,可现在遏必隆为了发泄私愤,却毫不在意后果地胡乱射杀被俘的明国人。



只是就算李国翰提出了这个问题,李率泰也不敢冒然去制止遏必隆。



虽然遏必隆只是一个侍卫,李率泰却是汉军正蓝旗的梅勒额真,也就是副都统。可是遏必隆是满人,李率泰是汉军旗人,更何况遏必隆的哥哥内大臣图尔格更是阿巴泰的副手。



李率泰自然不敢去触这个霉头,惹恼了性情轻狂的遏必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明末不求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宇文郡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宇文郡主并收藏明末不求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