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练习第一个月,就只剩下七十人。
第二个月只剩下五十人。
半年的时候只剩下三十人。
到了一年之后,才只剩下十几个人。
这十几个人之中,再经过层层筛选,尊师重道,最终能够上台的人,恐怕也就只有五六个。
而且这还是不拜师的。
真正想要拜师,成为真正的德云社家谱中的一员,恐怕能有一两个就不错了。
可见其本身的难度有多大。
至于说小偶像这种,说实话太弱。
前世兜兜转转十几年,才只出了一个小鞠。
而且后来的发展也不尽如人意。
为什么传统艺术里面,很少有女性从业者?
就算是有,除非是特定的类型,否则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找的都是男的?
原因就在于一个字。
熬。
有天赋、有毅力、有运气……
诸多因素加持之下,你才能够成为一名真正的戏剧演员。
而显然,绝大多数的女人都扛不住那种无尽的寂寞和煎熬。
不是传统艺术看不起女性。
而是女性能够坚持下去的例子太少了。
整个相声发展一百多年的历史里,成名的女先生不会超过二十位!
原因就在于,想要红,尤其是依靠传统戏曲想红,实在太难了。
男人一般具有很强的韧性,而且男性的演艺生涯很长。
下到刚会走,上到99都可以。
然而女人的黄金期永远就只有那么十几年。
超过了这一段时间之后,还想要继续保持,无疑十分困难。
塞纳河并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戏剧团,本身虽然不是小众,但是受众却也十分的狭小。
当然,虽然受众单一,但是好在主要受众人群,也就是肥宅的氪金潜力很高。
想要扩大规模不太可能。
但是想要一直维持在某个小范围圈子里,那就再合适不过。
其实一直以来,塞纳河的小偶像的未来就是一件很不确定的事情。
如果单纯依靠想要走红而进入塞纳河,那显然是想多了。
鹏达虽然不是斯巴,但是未来也不会主动进军娱乐圈。
可以说和娱乐圈是处于若即若离的情况。
如果有的小偶像天生就展现出了优秀的天赋,那么彭辉不介意推一把。
拍戏、出专辑什么的都很正常。
但是如果天赋不够,又不想留在塞纳河做幕后,那么鹏达也只能说一句好聚好散。
当然,这些都是以后要说的事情,虽说彭辉筹备这种小偶像也只是为了确保以后鹏达的新鲜血液,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模式本身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