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55 第 455 章
都能一眼看出来。
可眼下……眼下大家都还没有出场呢!这在台下候场的时候还不准人稍微松散一点,只相熟的大人们微微聚拢了小声说个话儿啊?
因此这说来说去,也就没有谁看到——或者是敢于点出两位刑部的侍郎,迟到了。
但眼下皇帝都叫了散了,这刑部的两位侍郎竟是还没有来?
又或者……也正是因为他们没有来,所以皇帝才叫的散?!
一时间有的人诧异,有的人不解,也有的人想得遍体生寒。
便就没有人愿意再在这里呆下去了:无论两位刑部侍郎的‘迟到’和皇帝的叫退究竟有什么关系,但都不是站在这里就能凭空猜出来的,大家还是早点散了吧!也好叫人能尽早回去打听!
……
…………
这里众位大臣是如何各怀鬼胎的退场且不提,只说那里程铮竟是在一大清早的就被皇帝派来的禁军给拎出门了。
好在程铮虽然最近处于‘放假中’,但到底也是一位在过往的十多年里几乎日日都早起看日出的勤奋皇子,因此便是一时间松快了些也没有放的太开,每日的作息都都规矩有序极了。
再有近些日子来程铮的心中也到底挂记着各色的事儿——尤其以昨日为最——这重压之下便也就难免有些小小失眠,因此竟是起得比往常更早了些。且起身后也不急着做别的,只点了灯,就在那暧昧的灯影下静静诵读一卷史书,巴望着能以史为鉴——
今日带着皇帝的口谕前来的禁军敲响门板的时候,也恰在此时。
或许是此时手中握着的是《资治通鉴》中的一卷,也或许是昨日已经见够了大风大浪,因此便是听到自家门口又来了禁军竟也面不改色,只一面放下书卷一面就叫人去徐氏处传话,且让徐氏看好家中的大门……至于旁的事儿,有他在呢!
又则,程铮在搬出皇宫之后便就将府邸里的下人敲打了一回,徐氏再这之后也借机清理了一遍……这些日子来程铮又在林海的帮助下架空了詹士府的詹士,因此太子府里的事儿多少算是理顺了。
眼下既然没有外人插手,程铮身边的两个大太监也算是有了分工:他的身后惯常跟着常青,而刘保勋却是拨出去掌管这诺大的一个府邸:故而今儿的事儿便也是刘保勋入内给徐氏传话并协助徐氏掌管外院,而常青则是在程铮的身前身后忙着为他换衣打理。
孝期里的衣服并不算复杂,便是常青一人也是料理得过来的,而在看到近前无人之后,那常青便也就大着胆子在程铮的面前笑了一句:“殿下如今真真是进益了,奴婢瞧这您今日这神色,竟是比日前还要稳重些,等闲看不出什么来呢。”
程铮无需细想,便就知道常青这大抵是在说上一回……也是那次禁军扣门的事儿了。
因此不由就笑了:“这事儿哪里有什么好比较的?且古话有云‘一回生二回熟’,孤这再如何也算是熟了的,如何就会又慌乱起来了?”
且……很可能过了今日,就有人陷得比他还深了。
程铮想到这里,不由就是一笑。
只这番心思浮动间,程铮却是正站在一面等身高的立地水银镜前。
这种镜子照起人来纤毫必现,比铜镜高出了不止几许去,因此很是受到达官显贵们的欢迎。
可眼下……眼下大家都还没有出场呢!这在台下候场的时候还不准人稍微松散一点,只相熟的大人们微微聚拢了小声说个话儿啊?
因此这说来说去,也就没有谁看到——或者是敢于点出两位刑部的侍郎,迟到了。
但眼下皇帝都叫了散了,这刑部的两位侍郎竟是还没有来?
又或者……也正是因为他们没有来,所以皇帝才叫的散?!
一时间有的人诧异,有的人不解,也有的人想得遍体生寒。
便就没有人愿意再在这里呆下去了:无论两位刑部侍郎的‘迟到’和皇帝的叫退究竟有什么关系,但都不是站在这里就能凭空猜出来的,大家还是早点散了吧!也好叫人能尽早回去打听!
……
…………
这里众位大臣是如何各怀鬼胎的退场且不提,只说那里程铮竟是在一大清早的就被皇帝派来的禁军给拎出门了。
好在程铮虽然最近处于‘放假中’,但到底也是一位在过往的十多年里几乎日日都早起看日出的勤奋皇子,因此便是一时间松快了些也没有放的太开,每日的作息都都规矩有序极了。
再有近些日子来程铮的心中也到底挂记着各色的事儿——尤其以昨日为最——这重压之下便也就难免有些小小失眠,因此竟是起得比往常更早了些。且起身后也不急着做别的,只点了灯,就在那暧昧的灯影下静静诵读一卷史书,巴望着能以史为鉴——
今日带着皇帝的口谕前来的禁军敲响门板的时候,也恰在此时。
或许是此时手中握着的是《资治通鉴》中的一卷,也或许是昨日已经见够了大风大浪,因此便是听到自家门口又来了禁军竟也面不改色,只一面放下书卷一面就叫人去徐氏处传话,且让徐氏看好家中的大门……至于旁的事儿,有他在呢!
又则,程铮在搬出皇宫之后便就将府邸里的下人敲打了一回,徐氏再这之后也借机清理了一遍……这些日子来程铮又在林海的帮助下架空了詹士府的詹士,因此太子府里的事儿多少算是理顺了。
眼下既然没有外人插手,程铮身边的两个大太监也算是有了分工:他的身后惯常跟着常青,而刘保勋却是拨出去掌管这诺大的一个府邸:故而今儿的事儿便也是刘保勋入内给徐氏传话并协助徐氏掌管外院,而常青则是在程铮的身前身后忙着为他换衣打理。
孝期里的衣服并不算复杂,便是常青一人也是料理得过来的,而在看到近前无人之后,那常青便也就大着胆子在程铮的面前笑了一句:“殿下如今真真是进益了,奴婢瞧这您今日这神色,竟是比日前还要稳重些,等闲看不出什么来呢。”
程铮无需细想,便就知道常青这大抵是在说上一回……也是那次禁军扣门的事儿了。
因此不由就笑了:“这事儿哪里有什么好比较的?且古话有云‘一回生二回熟’,孤这再如何也算是熟了的,如何就会又慌乱起来了?”
且……很可能过了今日,就有人陷得比他还深了。
程铮想到这里,不由就是一笑。
只这番心思浮动间,程铮却是正站在一面等身高的立地水银镜前。
这种镜子照起人来纤毫必现,比铜镜高出了不止几许去,因此很是受到达官显贵们的欢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