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更为它增加了浓厚的春节气息。



冯大炮更是善加利用了观众的心理,将自己的电影拍成平民喜剧,反映小人物的生活特征。



从结果上看,冯大炮无疑取得了巨大成功。



从1999年代2001年,他执导的《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三部贺岁片相继成为年度国产片票房冠军,冯氏幽默与春节氛围相得益彰。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在春节看贺岁喜剧的习惯还能持续很多年,另一个大师站出来打破了平衡,让喜剧不再成为春节唯一的“色彩”,他就是国师。



2002年底,《英雄》横空出世,成为未来春节档电影选择类型的重要转折点。



那年的电影市场正在迎来巨大的变革,由于加入wto,国家已经允许私营企业参与电影投资,大笔资金涌入电影市场,让商业大片开始慢慢成为主流。



而《英雄》就是第一批华夏商业大片里的代表。



它的成本高达3000万美元,而它的票房也创造历史的拿下了2.5亿元,不仅是年度票房冠军,更是华夏影史上第一部票房过亿的电影。



另一方面,尽管《英雄》是2003年元旦前夕上映,但它的热度一直持续到了2003年春节结束。



它打破了春节期间贺岁喜剧一家独大的格局,不仅将春节可以看得电影题材延伸到了动作和武侠,更是将向来低成本的贺岁片推向了商业大片的制作模式。



从那以后,贺岁片开始出现越来越多元的类型片,从题材和风格上都开始发生转变。



不管是周星驰的《功夫》,还是国师后来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它们都是以动作片为核心打造。而且在档期选择上也都是从元旦前夕到春节结束,维持一个多月的热度。



而这被扩宽的档期,慢慢带来了春节档的定型。



贺岁档之所以会演变成为元旦前到春节后,和最初华夏观众的观影习惯有关。



多年以来,元旦后到春节之间其实一直是一个电影院冷清的时期,毕竟所有人都忙着过年。



而贺岁档的“拜年”形式讨喜,有节日氛围,才开辟了这个市场。



但是电影拜年也始终是春节前,春节开始后国人都忙着自己拜年,很难去关注电影,因此春节七天的票房也很难高起来。



比如2008年,全年总票房43亿元,春节7天的票房为1.1亿,只占2.6%,和后世春节档占据全年9%左右的票房形成鲜明对比。



正因市场如此,所以贺岁档一般也都把宝压在春节前的上映时期,这才形成了元旦前上映的习惯。



那会儿如果一部电影选择在春节期间上映,简直就是“不想活了”。



而谁也没想到,华夏人“春节不进影院“的习惯,被好莱坞打破了。



2009年,本想在华夏元旦前同步全北美上映的《阿凡达》因为各种原因被迫延期到2010年春节才能上映。



万万没想到的是,《阿凡达》居然在一向冷门的春节里掀起了观影热潮,让原本春节期间无人问津的影院扎满了想一睹3d的好奇观众。



最终它不仅在华夏持续热映了一个多月,还成为了内地第一部票房破10亿的影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章节目录

华娱之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法海师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法海师弟并收藏华娱之昊最新章节